
(1).水碓。《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
(2).水流冲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沧桑变幻几度经,水舂沙蚀存盈尺。”
“水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及使用场景:
水碓(水力舂米工具)
指古代利用水流力量驱动的舂米装置,通过水力带动机械装置完成谷物脱壳或粉碎。例如《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
水流冲击
描述水流湍急或持续冲击的自然现象。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沧桑变幻几度经,水舂沙蚀存盈尺”。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技术原理,可参考《后汉书》及《阅微草堂笔记》相关章节。
水舂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水和舂。
水舂的部首是水,它位于左边,表示和水有关。
水舂由12个笔画组成,其中水部2画,舂部10画。
水舂这个词源于古代农作物的加工过程。舂在古代是一种磨碾、捣碎食物的方法,如将谷物研磨成粉。而水舂指的是在水中进行舂米、舂谷等搅拌和磨碎的过程。
水舂的繁体字为水搗。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舂部分位于水部的上方,两个部分相连,像一个水中的磨碾。
1. 农民在河边用水舂把稻谷研磨成米。
2. 他正在池塘里进行水舂作业。
水舂可以组成其他词汇,如水舂机、水舂杆等。
与水舂意思相近的词汇有水磨、水碓等,都指在水中进行搅拌和磨碎的动作。
水舂的反义词是不水舂,也可以用不磨、不碾等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