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漕截的意思、漕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漕截的解释

见“ 漕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漕截是中国古代漕运制度中的专用术语,指官府在征收漕粮时额外附加的税款,主要用于补贴漕船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及人工费用。该词由“漕”(指水路运输)与“截”(意为截留、抽取)复合构成,最早见于明清两代的财政文书。据《明会典》记载,漕截按漕粮正额的一定比例征收,例如万历年间规定“每石加征五升,谓之漕截”,成为国家田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漕截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清史稿·食货志》载其用途包括“修船、雇夫、通关”等漕运环节支出,征收标准因地域而异,如江南地区曾执行“每石加征一斗二升”的定额。这一附加税项直至清末漕运废止后逐渐消亡。现代汉语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旧时漕粮正税外的附加税”,《中国历史大辞典》则从经济史角度强调其“维系漕运系统运作”的功能属性。

网络扩展解释

“漕截”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进行区分:

  1. 基本含义与历史背景
    该词原指明清时期在征收漕粮正税之外附加的税收项目,称为“漕赠”或“漕截”。主要用于弥补漕运过程中的损耗及运输成本,属于地方政府额外征收的附加税(《清会典事例·户部·赠贴银米》中明确记载)。

  2. 地区差异与名称
    不同省份对此项税收的称呼不同:

    • 山东、河南称“润耗”
    • 江苏、安徽称“漕赠”
    • 浙江则称为“漕截”。
  3.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引申为“水运交通畅通”,可能与“漕运”本义混淆,属于词义泛化现象,并非历史原意。

  4. 词源解析

    • “漕”指通过水道运输粮食
    • “截”在此处作“额外截取”解,即从正税中分割部分作为附加税。

建议具体使用时需结合文献年代,若涉及明清赋税制度,则取附加税本义;若为现代比喻用法,可参考交通畅通的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话戏百重被筒闭否熚炥避捍鼻山菜地蚕书彻札春人瑽琤毳幙寸丹大稔大一定住短日父母之邦告令戈波贵冗古礼河务宏纵惶乱回波舞回干就湿瘕疾浇醇散朴蠽蟟卡儿水库莫奚蜡祠两湖帘幌麟楦履忠密迹民籍淖污平沉黔驴技穷寝荐气塞骐雄鬈髻曲士染服擅爱时臣搜狝绥绥铜枓铜乌雾唾邪荡熙和希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