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合大道的言论。《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成玄英 疏:“儒墨小言,滞於竞辩,徒有词费,无益教方。”《庄子·列御寇》:“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陆德明 释文:“言不入道,故曰小言。”《孔子家语·好生》:“小辩害义,小言破道。”
(2).有关小事的言论。《礼记·表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 孔颖达 疏:“小言,可以立小事之言。” 宋 杨万里 《与虞彬甫右相书》:“小言可以大喻。”
(3).谓精微之言。 唐 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小言入无间,大言塞空虚。”
(4).谓描绘至微之物的杂体诗赋。 战国 宋玉 《小言赋》:“贤人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 云梦 之田。” 唐 颜真卿 皎然 有《七言小言联句》诗。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杂体有大言、小言……等项,近於戏弄,古人偶为之,然而大雅弗取。”
(5).指短诗、词。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乐府大篇必倣 汉 魏 ,小言间取 六朝 ,近体旁参 唐 律。” 王鹏运 《<彊村词>序》:“自维低下,靡所成就,即此趦趄小言,度不能復有进益。”
“小言”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不合大道的言论
源自《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指琐碎无意义的言辞,与“大言”(宏达之道)相对。成玄英疏注称其为“儒墨小言,滞于竞辩”,强调其缺乏深意。
有关小事的言论
如《礼记·表记》中“小言入则望小利”,指日常琐事的讨论。宋代杨万里曾以“小言可以大喻”说明小事中蕴含道理。
精微之言
唐代崔璐诗句“小言入无间”形容言辞精妙入微,能触及细微之理,与“大言塞空虚”形成对比。
文学体裁
指描绘细微事物的杂体诗赋,如战国宋玉《小言赋》以“描绘至微之物”为特色,唐代颜真卿、皎然等亦有相关创作。
短诗、词
后引申为短篇诗词的统称,如清代文献中“小言”常指简洁的文学形式。
“小言”既可指无价值的琐碎言论(哲学层面),也可表示精妙言辞或特定文体(文学层面),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权威典籍如《庄子》《礼记》及汉典、沪江词典等均提供了核心释义。
《小言》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指代评论、批评言辞中的小人之言、琐碎之言。它也可以表示一些琐碎的言论或者没有价值的话语。
小言的部首是言,表示与言辞、语言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9。
小言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在古代汉字中,“小”表示微小、琐碎,而“言”则表示言辞、语言。所以小言就表示琐碎的言辞。
小言的繁体字为「小言」。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小言的一种写法为「晓言」,表示清晨的言辞。另一种写法为「咲言」,其中的「咲」表示开花的意思。
1. 他们之间的争执只是一些琐碎的小言,不值得我们关注。
2. 在那个论坛上充斥着许多无聊的小言。
1. 小心谨言(表示谨慎说话)
2.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表示做事应该及时处理问题)
3. 小心翼翼(表示十分谨慎)
1. 闲言碎语
2. 废话
3. 琐事
1. 唠叨
2. 重要言论
3. 有价值的话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