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薄田的意思、薄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薄田的解释

[poor soil] 贫瘠的田地

详细解释

贫瘠的田。有时也用以谦称自己的田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自表 后主 曰:‘ 成都 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餘饶。’”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五:“何日霑微禄,归山买薄田。”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臣有薄田在 常州 宜兴县 ,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於 常州 居住。” 沙汀 《困兽记》七:“他只有几亩薄田,几间破屋,但却有着七八口人的负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薄田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明确农业指向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指贫瘠、不肥沃、产出量低的田地。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辞书的详细解释:

  1. 核心词义与构成

    • “薄”的含义: 在此语境下,“薄”并非指厚度小,而是取其“贫瘠、不肥沃”的引申义,形容土地缺乏养分,生产力低下。这与“肥田”、“沃土”形成鲜明对比。
    • “田”的含义: 指耕种的土地,即农田、耕地。
    • 合成词义: “薄田”即指土壤贫瘠、产出微薄的耕地。 明确将其释义为“贫瘠的田地”。
  2.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描述土地质量,带有资源有限、收成不佳的意味。例如:“家有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 常出现在与土地分配、农耕生活、经济状况相关的叙述中,反映土地对农民生计的重要性及其质量差异。 收录该词,强调其指“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3. 历史渊源与文献佐证

    • 该词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即有使用。例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曹操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薄田”,但描述的正是豪强兼并导致平民只能耕种贫瘠土地、负担沉重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薄田”所关联的社会经济背景。
    • 后世文学作品中亦常见,用以描绘农耕艰辛或家境贫寒。 在解释“薄”的“土地贫瘠”义项时,常引此类文献用例佐证。
  4. 相关术语

    • 近义词: 瘠田、瘦田、贫地。
    • 反义词: 肥田、沃土、良田、膏腴之地。

“薄田”是一个结构清晰的汉语复合名词,由表示贫瘠的“薄”与表示耕地的“田”组合而成,其核心定义是贫瘠不肥沃、产量低下的农田。该词深刻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对土地质量的依赖以及土地肥力差异对民生的重大影响,是汉语词汇中描述土地资源状况的重要语汇。其释义和用法得到了《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的确认,并在历史文献及文学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薄田”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薄田(拼音:bó tián)指土壤贫瘠、产量低的田地,常用来形容土地质量差,不肥沃。例如《三国志》中诸葛亮自述“薄田十五顷”,即表示其田地产出有限。

二、谦称用法

在古代文献中,“薄田”也被用作谦辞,指代自己的田地。如《红楼梦》第六回提到刘姥姥“靠两亩薄田度日”,此处既指田地贫瘠,也有自谦之意。

三、读音差异

部分资料(如、)标注读音为“báo tián”,但主流权威来源(如汉典、沪江词典)均以“bó tián”为标准读音,建议优先采用后者。

四、文献用例

  1. 诸葛亮《自表后主》:“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此例既说明田地实际状况,也体现古人的自谦表达习惯。
  2. 现代用法示例:李国富“父母世代务农,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度日”,强调土地的贫瘠与生活艰辛。

五、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三国志》《红楼梦》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及保山婆别识柄任槽矛草土尘埃落定冲啮惮明大舍地塄断例风话凤楼手伏辰干坼钢条高翔远翥革脉关卡官星恒风诃辱患处黄汤淡水呼扬醮妇脚注吉庆酒蟹记注官开黑店剋架溃崩六管卖妻鬻子潎潎浦漊挈家顷数倾压穷坑劝导榷场缺唇曲巧申屠司舵司花丝斤谈驳痌癏铜爵楼偷金为所欲为危絃物斛宵形协趣稀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