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盟主的意思、盟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盟主的解释

(1).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国语·晋语五》:“ 晋 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所谓盟主,讨违命也。若皆相执,焉用盟主?”《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广地益国,东服彊 晋 ,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汉书·刑法志》:“﹝ 晋文 ﹞总帅诸侯,迭为盟主。” 清 鲁一同 《秦论》:“ 山 东之国,方日从事干戈会盟, 晋 人世为盟主,盛於 悼 而衰於 平 。”

(2).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 汉 臧洪 《答陈琳书》:“吾子託身於盟主, 臧洪 策命於 长安 。”《晋书·温峤传》:“初, 嶠 与 庾亮 相推为盟主。”《旧唐书·李密传》:“及义旗建, 密 负其强盛,欲自为盟主,乃致书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三国演义》第五回:“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老舍 《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的外部,以第三号五间北房当中的那一间为最大,公认为天台公寓的‘金銮殿’。第三号的主人也俨然以内外部的盟主自居。”

(3).喻主要的事物;主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是以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盟主

在汉语词典释义中,“盟主”指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后泛指同盟、团体或活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核心人物或组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核心释义

盟主原指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主持盟誓的首领,后引申为某一联盟、团体或领域的最高领导者。例如:

“春秋时期,齐桓公因‘尊王攘夷’成为诸侯盟主。”(《汉语大词典》)

现代用法中可指行业联盟的牵头者,如“该企业担任技术标准联盟的盟主”。


二、词源与历史演变

  1. 语源追溯

    源自周代分封制度下的“会盟”仪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指晋国主持诸侯盟会(中华书局《左传译注》)。

  2. 词义扩展

    唐宋后渐用于文化领域,如文坛盟主欧阳修;现代延伸至商业、体育等场景,如“电竞联赛盟主战队”。


三、权威词典释义对比

来源 释义要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同盟的领袖或倡导者”
《辞海》(第7版) “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首领。今亦指某一集体或活动的首领”
《汉语大词典》 “盟约的倡导者;泛指某一集团、组织的首领”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辞海》(第7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在线版(注:此为词典官网,释义可查)
  4. 左丘明.《左传》. 中华书局, 2012. ISBN 978-7-101-08598-4.

网络扩展解释

“盟主”一词的释义如下,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基本含义

“盟主”指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后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也可比喻某领域的主导者。其核心含义是“拥有最高决策权或领导地位的主体”。


二、历史背景与演变

  1. 古代诸侯盟会
    最早见于《国语》《左传》等典籍,如《国语·晋语五》提到“晋为盟主”,指晋国在诸侯联盟中担任领袖角色。古代盟主需主持会盟仪式(如割牲歃血),负责协调成员行动。

  2. 军事与政治联盟
    历史上如东汉末年的诸侯讨董联盟,需推举盟主(如袁绍)统筹指挥;《三国演义》第五回“立盟主”情节也反映了这一传统。


三、现代扩展用法

  1. 团体或领域的主导者
    如“文坛盟主”指文学领域的权威人物,或某组织中的核心决策者。
  2. 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国
    现代语境中可指国际联盟中的主导国家,例如某国际组织的核心成员国。

四、近义词与相关词


五、典型用例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代典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国语》《左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傍观步行采斲敕局笞髡楚宫氮循环道存目击蹈绳蹀躞不下邸所堕罗犀法教梵宇丰烈干符感刻告止旛耕佣宫襜贵惜过阴人红粟花环晦闷建弼角虫醮词家祖基极羁曲乐亭调零涕轮轓女戒盘辟偏稗潜朗啓词齐栗庆都侵蚀羣翔丧家之犬生途手痕碑守土有责讨试晚婆婆万寿伪道危苦委委诬玷夏目漱石掀翻闲云野鹤骁衞邪见网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