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内翰的意思、内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内翰的解释

(1). 唐 宋 称翰林为内翰。 唐 徐夤 《辇下赠屯田何员外》诗:“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原注:“员外与 杨 老丞翰林同年,恩义最。”《西湖老人繁胜录》:“从驾官单行马:丞相、太师……内翰。”《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后来南渡过 江 ,文章之士极多。惟有 洪内翰 才名,可继 东坡 之作。”

(2). 清 代称内阁中书为内翰。 清 钮琇 《觚賸·石经》:“余既购 西安 石经全本,而未详书者姓名及刊立始末,走书 频阳 ,询 李子德 内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鸣盛》:“与 王侍郎 兰泉先生 、 钱少詹 大昕 、 吴内翰 企晋 ……相唱和, 文慤 以为不下 嘉靖 七子。”参阅《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内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内翰是古代汉语中的官职称谓,主要含义如下:

  1. 翰林学士的别称

    唐宋时期,“内翰”特指翰林学士,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参与机要。唐代翰林学士院设于禁中,故称“内翰”。宋代沿袭此制,翰林学士掌“知制诰”,职权显赫。例如苏轼曾任翰林学士,时人尊称“苏内翰”。

  2. 中书舍人的代称

    明清时期,“内翰”亦指代中书舍人。因中书舍人隶属内阁,职掌书写诰敕等文书,地位清要,故以“内翰”称之。明代文献《万历野获编》载:“中书官人称内翰”。

  3. 文学侍从的泛称

    在文学语境中,“内翰”可泛指皇帝身边的文臣或才学之士。如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提及:“宋人谓翰林学士为内翰,亦尊其文学侍从之职”。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内翰”词条释义。
  2. 周振甫《古代官职辞典》(中华书局,2005年),翰林学士制度沿革部分。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官职称谓类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

“内翰”是一个历史官职名称,其含义在不同朝代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唐宋时期的“内翰”

指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负责起草诏书、编纂文献等事务。例如:

二、清代时期的“内翰”

指内阁中书,隶属内阁,负责撰写、翻译、缮写公文等文书工作。例如:

补充说明

  1. 词源:名称中的“内”指宫廷内部,“翰”本义为毛笔,引申为文书职务。
  2. 地位变化:从唐宋到清代,该职位从皇帝近臣(翰林)逐渐转为专职文书官员(内阁中书)。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文献原文,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闇书白屋白语襃进八月节兵符拨拨波斯湾不首长此以往谄谩驰禽酬酢出息邨醪发蒙振槁高梁故都汉元后时獾脯黄白护臂解答静秘锦綉前程狂闇犪驾礼眷李逵廪赐罹惹卖家马牲魔魍偶对槃根错节漂亮话朴雅贫惰愆殃青吹清辞清暎柔肤弱体三检三兽渡河商羊生扭做顺意説委诵帚天明天属外言望尘追迹慰喻文宣五衢无所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