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言的意思、外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言的解释

(1).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於梱,内言不出於梱。” 郑玄 注:“外言、内言,男女之职也。不出入者,不以相问也。”《新唐书·魏元忠传》:“令出入禁掖,使内言必出,外言必入,固将弄君之法,纵而不禁,非所以重宗庙、固国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咨尔臣工,当别男女,男理外事,内非所宜闻;女理内事,外非所宜闻。朕故特詔,继自今,外言永不准入,内言永不准出。”

(2).譬况字音用语。指韵母的细音。与“内言”相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按,“外言”指语音幽细。参阅 周祖谟 《问学集·颜氏家训音辞篇注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外言”是一个多义项的古汉语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古代性别分工的语境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社会中男子处理外部公务时的言论,与女性负责的“内言”形成内外分工。如《礼记·曲礼上》记载:“外言不入於梱,内言不出於梱”,强调男女职责划分()。

  2. 使用场景
    常见于礼制文献,如《新唐书·魏元忠传》提到“外言必入”,强调内外言论的界限不可逾越()。

二、音韵学专业术语

  1. 发音分类
    在音韵学中,“外言”与“内言”相对,指韵母的细音(发音幽细),用于譬况字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提到此概念()。

  2. 学术争议
    古音的具体发音规则已不可考,现代学者如周祖谟曾对此进行考证,但仍有存疑()。

三、现代引申义(存疑)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强调外语的重要性。但此义项未见于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用( )。


总结建议
若在古籍阅读中遇到“外言”,优先考虑前两种释义;现代语境下若指外语,需结合具体表述确认是否为引申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颜氏家训》原文或音韵学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外言:什么意思

《外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来自外部的言语或言论。外言可以指代他人的言论,也可以指代外地的语言或外国的言论。

外言:拆分部首和笔画

《外言》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一部首是“口”,表示与嘴巴、言语有关;另一个部首是“言”,表示与言辞、语言有关。

根据拆分部首,可以得出《外言》这个词的总共有5个笔画。

外言:来源和繁体

《外言》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章中,形容外界的语言。后来逐渐流行于汉语中。

在繁体字中,外言的写法为「外言」。

外言: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外言》这个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写法,比如:

戊言、旁言、外白、誾誾等等。

外言:例句

1. 他经常听取外言,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2. 在这个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外言。

3. 不要轻易相信外言,要以事实和证据为准。

外言: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外言之辞、外言不悦、外言不让。

近义词:他言、他语、他声。

反义词:内言、同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