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名姝的意思、名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名姝的解释

著名的美女。该词语在文天祥的 《名姝吟》有记载:“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

出处:

唐 李希济 《妖妄传·张和》:“ 蜀郡 豪家,富拟 卓 郑 。 蜀 之名姝,无不毕致。”

唐-裴度《句》: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宋 文天祥 《名姝吟》:“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

清 李渔 《蜃中楼·述异》:“访名姝,历尽花街。”

廖仲恺 《译本序》:“而场内演说后之馀兴,则有名姝之音乐会,舞蹈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名姝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复合词,由“名”和“姝”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著名的美女,尤指才貌出众、声名远播的女子。以下从词典释义、语源、文化内涵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指名声、声誉,引申为“著名的”“为人所知的”。

    《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2. 本义为容貌美丽,后泛指美好。《说文解字》释:“姝,好也。”段玉裁注:“《邶风》‘静女其姝’传曰:‘姝,美色也。’”

    合成词义:二字结合,强调女子兼具美貌与声名。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名姝:著名的美女。

    例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此女乃名姝,不可轻慢。”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3卷,第123页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参考(需订阅访问)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姝,美好;名姝,指艳名远播的女子。

    例引《战国策·赵策》:“彼郑、周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也。然名姝者众矣。”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第987页


三、历史文化内涵

名姝一词承载中国古代对女性才貌的审美标准:


四、现代用法与语境

当代使用中,“名姝”多用于:

  1. 历史人物描述:如“明末名姝董小宛擅书画”。
  2. 艺术创作题材:影视剧《名姝》演绎18世纪伦敦女性生存史(需注意该剧名属意译)。
  3. 文学修辞:保留古典韵味,如“风华绝代,堪称名姝”。

五、语义辨析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4.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赵女郑姬,设形容,鸣琴,揄长袂,蹑利屣”,反映名姝社会角色。

网络扩展解释

“名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名姝”指著名的美女,强调女性不仅容貌出众,且因才貌或声名被广泛知晓。其中:

二、历史文献出处

  1. 唐代:李希济《妖妄传·张和》提到“蜀之名姝,无不毕致”,描述蜀地豪族网罗知名美女的情景。
  2. 宋代:文天祥《名姝吟》以“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赞颂女性风采。
  3. 史书记载:《旧唐书》《新唐书》均记载元载家中“名姝异技”,反映当时社会对才貌双全女性的推崇。

三、文化内涵

四、相关扩展

“名姝”一词承载了古代对女性才貌的赞美,兼具文学与历史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报警部聚倡园侈华炊箒醇学大成殿搭扶打马虎眼眈研钓户墆霓对比度法官纷惑海商好谋徊徨毁离忽流豁啦啦岬嵑尖薄机对髻根旌密井然有序赆钱九白之贡亮开脸谱隆心美女盟鸥绵里针谜团青兽七术裘鞸权柄认透散板三品院颯飁赡救山神爷沈寒双隗抒厕锁闼同爨伪军五胡十六国勿勿五驭湘军小白长红宵壤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