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触邪的意思、触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触邪的解释

(1).谓辨触奸邪。古代传说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触不正者。《晋书·束晳传》:“朝养触邪之兽,庭有指佞之草。”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臣职在触邪,不胜其愤,谨録奏闻,伏候勑旨。”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青琐初开散御香,掀髯长笑入朝阳,触邪自信有神羊。” 清 方文 《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触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

(2).即触邪冠。 唐 苏颋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诗:“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 清 金义植 《怀高武康侍御军台》诗:“身讶新擐甲,冠为旧触邪。”参见“ 触邪冠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触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核心释义

  1. 辨触奸邪
    源于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獬豸”(xiè zhì)。传说獬豸能辨别善恶,用角抵触奸邪之人,因此“触邪”常被用来象征公正司法或揭露邪恶的行为。例如《晋书·束皙传》提到“朝养触邪之兽”,即指獬豸。

  2. 触邪冠
    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员所戴的冠冕,冠上装饰獬豸图案,象征刚正不阿。唐代苏颋的诗句“冠危有触邪”便以此借代执法者的身份。


二、文化背景


三、读音与用法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据,可参考《晋书》《鸣凤记》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触邪》一词的意思: 触邪,可理解为接触或接近邪恶的行为或事物。它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一种行为违背道德伦理、违反社会规范或净化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触邪》的拆分部首为手部(扌)和虍部(虍),构成了字形。 触邪总共包含了10个笔画,按照汉字书写规则依次书写。 来源和繁体: 《触邪》一词并非古代汉字,而是现代汉字。它是基于传统汉字衍生出来的新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如果要表达“触邪”的意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汉字组合或者诗句来表达,而不会使用现代的词汇。因此,触邪在古时候并没有特定的汉字写法。 例句: 1. 他的举动触邪了,违背了我们的原则。 2. 这个邪教组织妄图通过言语触邪人们。 3.她的行为触邪了社会的伦理底线。 组词: 触邪是一个独立的词汇,暂无相关组词。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但不限于接近邪恶、与恶势力接触、违法恶行等。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但不限于避邪、拒绝邪恶、远离黑暗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