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忍耻的意思、忍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忍耻的解释

[endure humiliation] 忍受住耻辱

忍耻破敌阵

详细解释

忍受耻辱。《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以能忍耻,庶无害 赵 宗乎?” 唐 杜牧 《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忍耻"是汉语复合动词,由"忍"与"耻"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解释,该词本义指"忍受耻辱",其核心含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词义溯源 "忍"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指"刀刃刺心而能承受",《说文解字》解为"能也"。当与"耻"组合成词后,词性转为动词,特指对羞辱性遭遇的承受。该用法可追溯至《史记·淮阴侯列传》"忍耻匍匐"的记载,指韩信受胯下之辱时展现的隐忍态度。

二、语义层次

  1. 表层义:承受外界施加的羞辱,如《汉语大词典》列举的"忍辱含垢"用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 深层义:包含道德判断的主动选择,如《古代汉语词典》强调的"为达目的暂时承受屈辱的智慧"(中华书局,2003年修订版)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当代语境中该词发展出双重语义色彩:既可用于褒义语境形容坚忍品格,也可在贬义语境指无原则的妥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这种语义分化在《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的语用分析中可见典型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忍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rěn chǐ”,其核心含义是忍受耻辱,强调在困境中保持尊严或为实现目标而隐忍。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出处与经典用例

3.使用场景

4.近义与反义

5.文化内涵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或《汉语辞海》。

别人正在浏览...

鞍马之劳鞍座炳如日星,炳若日星跛足才色猖獗察言观行冲天鹤疮疹垂范单産丹忱丹霞山翻囤风銮风清月皎风行水上跟跖钩挐刮鼻子惯有归马闳富怀信皇经黄皮刮廋回肠寸断家儿街里寖信沮败开説看玩刻时懒媠老伙计闷嘴葫芦鸣金赋冥召珉珣密商挠正蓬垢彭考颇辞千叮万嘱桥泄乞籴轻妆上操使贤任能庶慎特禀天放提铃挺进听天由命裼袭阢陧乡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