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摹印的意思、摹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摹印的解释

(1) [copy and print]∶摹写、印制书画等

(2) [a style of characters on ancient imperial seals]∶古代印玺上用的一种字体

详细解释

(1). 秦 书八体之一。就小篆稍加变化。本用于玺印,后亦用于一般印章。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自尔 秦 书有八体……四曰虫书,五曰摹印。” 段玉裁 注:“即 新莽 之繆篆也。”

(2).规度或雕刻印章。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 段玉裁 注:“摹,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 玉函 之摹印也,动刀迅忽,周折凹凸,不败丝髮。”

(3).摹拓。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瘞鹤铭》在今 镇江府大江 中 焦山 后巖下。冬日水落,布席仰卧,乃可摹印。”

(4).印刷。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观文览古》:“ 章献明肃太后 命儒臣采摭歷代君臣事迹,为《观文览古》一书……鏤版禁中。 哲宗 九岁登极, 宣仁圣烈皇后 亦命取版摹印。”

(5).依样描摹。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自非远书公札,几无用笺楮,然利害所繫,有濡纸而摹印字画以为左验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摹印”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解释可从字形演变与功能应用两个维度展开:

一、印章字体专称

古代秦书八体之一,专指用于印章镌刻的篆书变体。《说文解字·叙》记载:“自尔秦书有八体……五曰摹印”。这种字体特征为屈曲填满印面,适应玺印形制,汉代改称“缪篆”,见于《汉书·艺文志》对文字学的分类记载。

二、摹写复制工艺

指通过临摹、拓印等方式复制文字或图案的技术。《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摹写、印刷”,如清代叶德辉《书林清话》描述古籍影刻时“以薄纸摹印原版”。现代扩展至书画复制、碑帖拓制等领域,如故宫博物院采用摹印技术保存文物细节。

该词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字规范与工艺传承的双重文化属性,核心语义始终围绕“仿形存真”的复制行为,其定义演变反映了汉字应用与复制技术的发展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摹印”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分为两类,既有书法领域的专指概念,也有广义的技艺描述。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字体类别(名词)

  1. 秦代官方字体之一
    属于秦书八体中的第五种,源自小篆的变体,专用于玺印文字。其特点是结构规整,笔画方折,便于在印章上布局雕刻。汉代沿用此概念,并发展出“缪篆”体系。

  2. 历史演变
    东汉时期,摹印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摹拓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如提到“至迟到东汉末年出现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成为后世印章艺术的基础。

二、技艺行为(动词)

  1. 摹写与印制
    指通过临摹、雕刻或印刷技术复制书画作品或印章,常见于古代书画创作。例如:书画完成后加盖摹印作为落款,或通过摹印技术复制珍贵字画。

  2. 印章雕刻技艺
    古代篆刻家需精通摹印,需根据印面大小、字数调整字体结构,以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平衡(如引《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三、应用场景

权威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悖然标枺常礼吃劳金痴物冲慎丑差出火垂悯大名难居登崇俊良的知东闯西踱废顿分别部居风谊干正贯率钱归乡含嘉仓合火江槛脚胫结言计挍矜鉴渴脗髡僧郎臣浪子回头金不换鬑鬑柳绿桃红罗敷蟊蜮麻蝇拂名倡秘文魔魔道道遣暑轻颿七煞任其自然如荼如火赏附深渊时患霜轮私罚耸慕随脚蓑衣裙速灾铁精托逻吴大伯无征霞编下面斜风细雨戏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