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莫邪的意思、莫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莫邪的解释

[name of a legendary sword] 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因铸造者干将的妻子叫莫邪而得名,后泛指宝剑

详细解释

传说 春秋 吴王 阖庐 使 干将 铸剑,铁汁不下,其妻 莫邪 自投炉中,铁汁乃出,铸成二剑。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邪。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唐 陆广微 《吴地记·匠门》。后因用作宝剑名。《荀子·性恶》:“ 闔閭 之干将、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剑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世谓 伯夷 贪兮,谓 盗跖 廉;莫邪为顿(钝)兮,铅刀为銛。”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 莫邪 , 吴 大夫也,作寳剑,因以冠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丁晋公石子砚》:“中剖之为二砚,亟送其一,公得之喜甚。报书云:‘砚应有二,何为留一自奉,得无効 雷丰城 之留莫邪否?此非终合之物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莫邪(mò yé)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主要含义如下:

一、古代名剑之名

指春秋时期著名铸剑师干将所铸造的宝剑,与"干将"并称。传说中,干将、莫邪夫妇为吴王铸剑,莫邪投身炉火以成就剑魂,故双剑以二人命名。此剑象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匠心精神,后世成为神兵利器的代称。

二、人名典故

"莫邪"亦为女性人名,是铸剑师干将之妻。据《吴越春秋》记载,她为助丈夫完成铸剑使命而牺牲,其名遂与宝剑合一,成为忠贞与勇毅的文化符号。

三、文化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干将莫邪"常喻指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成语"唇齿相依,干莫之契"),或代指锋锐无匹的利器。李白《侠客行》"干将锋未试,莫邪匣中鸣"即以剑喻志,抒发豪情。

四、引申含义

因传说中莫邪投炉铸剑的悲壮之举,其名衍生出"舍身成仁"的象征意义,常见于赞颂献身精神的诗文,如"莫邪断发,精贯苍穹"(《越绝书》)。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莫邪”这一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典故和文献记载综合理解:

一、古代宝剑名(核心含义)

  1. 来源与传说
    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铸剑师干将奉吴王阖闾之命铸剑,因炉中铁汁难以熔化,其妻莫邪投身炉中,最终铸成雌雄双剑。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邪”,后成为古代十大名剑之一。

  2. 文化象征
    莫邪剑常与忠贞、牺牲精神关联,代表极致技艺与献身精神。如《荀子·性恶》提到“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印证其历史地位。

  3. 读音与别名
    标准读音为mò yé,部分文献中注音为“mò xié”,可能为方言或历史音变差异。另有“镆铘”等异写形式。


二、成语引申义(次要含义)

  1. 典故出处
    源自《庄子·逍遥游》中“莫邪之箭,无不中”,原指精准的箭矢,后引申为“心思、情感难以捉摸”的比喻义。

  2. 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表达,形容复杂难测的人心或情感状态,如:“他的心思如莫邪般令人难以揣度”。


补充说明

建议在学术或正式语境中优先采用“宝剑名”的解释,文学场景可酌情使用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抱蜀帛拜不做美猜拳长养焯辉春梢倒大来道明登禅地金顿寄顿口无言风沙浮华蛤仔瓜子脸国信故式好是淮剧黄花姑娘黄龙饮解匠金鸭劲壮吉壤酒旂星讥谑举十知九慷慨刻陗寇孽连篇累册躐迁命客鸣啭民主社会主义蜜语甜言衲徒亲嬖铨镜汝海馺娑十全老人收理水尾顺祀素对傞牙倈嘴躺倒讨话天社筒车外祖母五会夏癸先动现钱小日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