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描绘形容。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词实乐流,而止于模象物色者,为新题乐府。” 明 李东阳 《<白洲诗集>序》:“然放情邱壑,模象景物,则不待以侍郎谢病、都宪请老而后得也。”
(2).类比,比况。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唐 傅奕 曰:佛入中国,孅儿幼夫模象 庄 老 以文饰之。”
“模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描绘形容
指通过文字或艺术手段对事物进行刻画、描述。例如唐代元稹在《叙诗寄乐天书》中提到“止于模象物色者,为新题乐府”,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创作乐府诗。
类比、比况
表示通过相似性进行类比或比喻。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模象庄老以文饰之”,即以道家思想为参照进行修饰。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叙诗寄乐天书》《鹤林玉露》等古籍原文。
模象是一个合成词,由“模”和“象”两个字组成。
“模”指的是用作样试验、仿制事物的模型或样板。
“象”指的是表示事物外貌或形象的方式。
因此,“模象”指的是以模型或样板来表示事物外貌或形象的方式。
“模”的部首是木,总计2个笔画。
“象”的部首是豕,总计11个笔画。
“模象”一词的来源很广泛,常用于描述艺术、创作等领域。
“模像”是繁体字,和“模象”是一个意思。
在古时候,“模象”常以“仿状”、“象状”等形式写作。
1. 这幅画非常好,它完美地展现了山水的模象。
2. 雕塑家利用陶土创造出了一个精美的动物模象。
模样、模型、模拟、模仿
形象、形态、外貌、外观
抽象、虚无、无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