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墨诏的意思、墨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墨诏的解释

皇帝亲笔书写的诏旨。《宋书·谢庄传》:“于时 世祖 出行,夜还,敕开门, 庄 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唐 元稹 《上阳白发人》诗:“满怀墨詔求嬪御,走上高楼半酣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及帝崩, 继恩 白后至中书召 端 ,议所立。 端 前知其谋,即紿 继恩 ,使入书閤检 太宗 先赐墨詔,遂锁之,亟入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墨诏,又称“墨敕”,是中国古代由皇帝亲笔书写或直接批示的文书形式,具有特殊权威性。该词由“墨”与“诏”构成,“墨”指代墨笔书写,“诏”为皇帝发布的命令,合指未经正式誊抄程序的原始诏令。

从历史制度看,墨诏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后汉书·宦者传》记载汉灵帝曾用“手笔诏书”直接任命官员,这类手写文书即属墨诏范畴。唐代墨诏多用于紧急政令,例如《新唐书》载唐德宗在泾原兵变时“以墨诏召李怀光赴难”,突显其时效性特征。宋代墨诏制度更为明确,据《宋史·职官志》记载,皇帝可通过墨诏直接调动军队或处理机密事务,但需事后补盖印玺以完善程序合法性。

在文书形态方面,墨诏区别于正式诏书的朱批誊黄制度。明代学者王世贞《弇州史料》特别指出:“墨诏不假中书,径付所司”,说明其跳过了常规的文书审核流程。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进一步考证,墨诏多用于赏赐功臣、赦免罪囚等需要快速执行的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文化意涵,常被引用于形容直接、非正式但效力显著的决定。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帝王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下达的诏书”,这一解释被《辞源》《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多部权威辞书采信。

网络扩展解释

“墨诏”是汉语词汇,指古代帝王亲笔书写的诏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不可违抗性。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历史与使用特点

  1. 权威性:墨诏代表皇帝的直接意志,需无条件执行(如《宋书·谢庄传》记载,谢庄因无墨诏拒绝夜间开城门)。
  2. 形式特征:多用墨水书写于绢帛或纸张上,唐代诗人元稹《上阳白发人》中“满怀墨诏求嫔御”即描述其实物形态。

三、延伸比喻 在语境中可引申为极其严肃、必须遵守的命令或规范,如现代用于形容法律条文、重要规章制度等()。

四、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搬家唱功铲运车恜恜畜德吊装帝图放翁词风浪焚书浮媚甘教革辂共工规讽孤鶱还任还宗华汉黄阪会操恢缵互通歼戮脚膀挟揓机候景靡廉静梨栗灵盒落潮卖花马愿如羊扭搜鉟金屏扞泼胡王乞寒戏谦癖纴器蛇虫深邃社事石脑油书府熟议耸人听闻随机变量俗累颓风頽景万夫不当卫布微风纤挠鲜醲淆乱效邮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