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棹的意思、枉棹的详细解释
枉棹的解释
犹枉驾。棹,指船。 唐 刘长卿 《将赴江南湖上别皇甫曾》诗:“ 潯阳 如枉棹,千里有归潮。” 明 高启 《期袁卿见过因出失值寄诗谢之》:“非关远出负幽期,自是江边枉棹迟。”
词语分解
- 枉的解释 枉 ǎ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冤屈:枉死。冤枉。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
- 棹的解释 棹 à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船:棹夫(船家)。归棹。 棹 ō 同“桌”。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枉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ǎng zhào,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解释:
1.基本含义:屈尊来访(字面义)
- 字面解释:“枉”意为徒劳、屈尊,“棹”指船桨或代指船。合起来表示“屈尊驾船来访”,常用于古代诗文中的谦辞,表达对他人来访的敬意。
- 例句:
- 唐代刘长卿《将赴江南湖上别皇甫曾》:“浔阳如枉棹,千里有归潮。”
- 明代高启《期袁卿见过因出失值寄诗谢之》:“非关远出负幽期,自是江边枉棹迟。”
2.引申含义:徒劳无功(比喻义)
- 比喻解释:形容船桨划动却无法使船前进,引申为“做事白费力气、没有效果”。这一用法多见于现代词典的成语释义中,但实际古籍用例较少。
综合说明:
- 权威性差异:字面义(屈尊来访)在古籍中高频出现,且被汉典等权威来源收录;比喻义(徒劳无功)则更多见于现代词典,可能为后起引申。
- 使用建议:在解读古诗文时,优先采用“屈尊来访”之义;若需比喻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的原始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枉棹》的意思
《枉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徒劳无功”、“白白浪费”。它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却没有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枉棹》由部首“木”和部首“舟”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9。
来源
《枉棹》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庄子·达生》中,其中写到:“昔者桎梏之困,以包纳为枉,以倾覆为棹。”意思是指被桎梏牢固束缚的人,在包纳时徒劳无功,在倾覆时白白浪费了努力。
繁体
《枉棹》的繁体字为“枉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许多变体和变化。然而,根据研究者的认识,我们可以确定《枉棹》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即由“木”和“舟”组成。
例句
1. 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却只是枉棹一场。
2. 这次尝试是枉棹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方法。
组词
有关《枉棹》的组词:枉然、枉费、枉法。
近义词
与《枉棹》意思相近的词语:白费、空费、徒劳。
反义词
与《枉棹》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功、有益、见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