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摩洛哥的意思、摩洛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摩洛哥的解释

西北非国家。扼地中海出大西洋门户。面积4587万平方千米。人口2607万(1994年)。首都拉巴特。阿特拉斯山脉斜贯境内,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西北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干热,为沙漠。*********储量和出口量占世界首位。柑橘、葡萄、栓皮栎、阿尔法草及其制品生产占重要地位。非洲最大的海洋渔业国。旅游业发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摩洛哥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相关解析如下:


一、基础释义

摩洛哥(拼音:Móluògē)是专有名词,指位于非洲西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官方全称为摩洛哥王国(The Kingdom of Morocco)。

在汉语中,该词为音译外来词,源自阿拉伯语对国名的称呼"al-Maġrib"(意为"日落之地")及西方语言"Morocco"的音译结合。


二、地名溯源与汉语定名

  1. 历史渊源

    汉语"摩洛哥"的定名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明代文献《坤舆万国全图》中记为"摩罗咬",清代《海国图志》演变为"摩洛哥",后经民国时期规范化译名沿用至今。

  2. 译名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遵循"名从主人"原则,以阿拉伯语发音/maɣrib/(马格里布)为基础,结合国际通用名"Morocco"的音节转化,形成现用译名。


三、文化关联释义

  1. 地理标识

    摩洛哥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兼具大西洋与地中海海岸线,汉语语境中常强调其"北非门户"的战略地位。

  2. 文明象征

    汉语文献多关联其伊斯兰文化(如非斯古城)、柏柏尔传统(如阿特拉斯山区部落)及阿拉伯风情(如马拉喀什集市),形成"彩色王国**"的文化意象。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摩洛哥"词条释义,商务印书馆,2016.
  2.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1993.
  3. 《阿拉伯国家史纲》:郭应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中国外交部官网:摩洛哥国家概况,2023年更新版.
  5. 《非洲地理志》: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12.

以上内容综合语言学规范、历史文献及地缘文化维度,系统阐释"摩洛哥"在汉语语义中的国家指代与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摩洛哥”的详细解释:


一、国家概况

摩洛哥(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全称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沿海阿拉伯国家,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与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东部和东南部接壤阿尔及利亚,南部紧邻西撒哈拉。首都为拉巴特,最大城市是经济中心卡萨布兰卡。国土面积约45.9万平方公里(不含西撒哈拉地区),人口约3621万(2021年数据),以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为主。


二、历史沿革

  1. 古代文明:摩洛哥最早的居民为柏柏尔人,公元前8世纪已有新石器时代定居点。罗马帝国时期曾将其纳入统治范围。
  2. 伊斯兰王朝: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788年建立首个阿拉伯王国。1660年阿拉维王朝建立,延续至今。
  3. 殖民与独立:20世纪初沦为法国和西班牙保护国,1956年独立,1957年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

三、地理与资源


四、文化特色

  1. 多元融合:融合柏柏尔、阿拉伯、安达卢西亚及欧洲文化,传统手工艺(如陶器、皮革)和音乐闻名。
  2. 语言: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和柏柏尔语。
  3. 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但社会氛围相对开放。

五、常见混淆点

需注意与欧洲国家摩纳哥(Monaco)区分:后者为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袖珍国,位于法国南部。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资料,如需更完整内容可参考相关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闇门岸然道貌安祥宝刀不老抱厦厅诐论博采群议畅颜蝉翼纱传号刺虎持鹬聪察待次单价鼕鼕法王发悟棼瞀负义忘恩贡牋诟忌黄后黄堂获命斝耳兼日解密桀驽跻跻景致捐局捐躯报国狼窜亮彻隶古灵人林篁赂谢谬诞貉隶南革能贤跂步七级浮图弃井请政秦坑散席上届沈略诗学守卫司务长思愿镗锣同心苣勿已咸池香消玉损晓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