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锦履并花纹,绣带同心苣。”
(2).指织有同心苣状图案的同心结。 唐 段成式 《嘲飞卿》诗之五:“愁机懒织同心苣,闷绣先描连理枝。” 前蜀 牛峤 《菩萨蛮》词:“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银牋别梦当时句,密綰同心苣。”
“同心苣”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同心苣由“同心”与“苣”组成。“同心”指心意相通、志同道合;“苣”本指一种蔬菜,因形状圆润,引申为团结的象征。其核心意义可概括为两种:
文化象征与用途
现代理解
如今,“同心苣”的用法多见于古籍或文化研究领域,较少用于日常语境。其双重含义(爱情象征与团结精神)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常需结合具体文献背景理解()。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少年新婚为之咏》《菩萨蛮》等文学作品中的用例,或查阅权威词典的详细释义。
同心苣,是一个成语,形容大家心意一致,齐心协力的意思。
同心苣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又",其中"艹"是草的意思,"又"是手的意思。共有16画。
同心苣最早出自《尚书》中的《周书·封禅书》:“同心苣敬夙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心怀同一个志向,诚心敬畏天地。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形容人们心意相同,一心一意合作的美好境地。
同心苣的繁体字为同心蔞。
在古时候,同心苣的写法是稍有不同的。苣的古字形是“菉”,意为草木的茎。
1. 众人同心苣,事业势必能够顺利完成。
2. 团队成员同心苣,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心齐力、苣苣相印
志同道合、心心相印
背道而驰、各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