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卷四:“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敲冰索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为“敲击冰块来索取火种”,比喻方法或行为完全违背常理,方向错误,注定徒劳无功。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指采取与目标完全相反的手段行事,不仅无法达成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典源依据:
出自唐代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五:“欲得甜食而种苦栽,欲拾龙鳞而攀枯树,抱薪救火,敲冰求火,甚为难矣。”
此处以“敲冰求火”与“抱薪救火”并列,强调行为与目的的荒谬矛盾。
《五灯会元》载唐代禅僧洞山良价语录:“敲冰索火,缘木求鱼。” 形象说明修行若执着于错误方法,如同逆理而行。
常用于批评不切实际的行动策略。例如:“用高压手段解决员工情绪问题,无异于敲冰索火,只会激化矛盾。”
近义成语 | 反义成语 |
---|---|
缘木求鱼(爬树找鱼) | 对症下药 |
抱薪救火(抱柴灭火) | 顺水推舟 |
南辕北辙(方向相反) | 事半功倍 |
“比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强调行为与目的背道而驰,含强烈否定意味。”
释道世《法苑珠林》(唐),中华书局点校本.
普济《五灯会元》(宋),中华书局1984年版.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五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权威出版版本;现代词典引用采用通行纸质版来源以符合学术规范。)
“敲冰索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需根据语境综合判断:
少数资料(如、2)将其解释为“通过坚持克服困难”,并附有孔融寻火的传说。但此说法与其他典籍矛盾,可能是对成语的误读或引申。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成语大词典》或《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原文。
拔地宝胜本人扁铲辩护士禅乘朝缨翠髻大布打耳喑答剌打喯儿大雨灯头灯焰得意之色东朔独沉儿女夫妻風火墻篙梢共同贯斗双龙好怀横制火箸尖头木驴剑侠玑琲金毛卡癶匡床利锐六享马垛马陆駡诅甿庶梦中梦冥配母姊妹碾玉匠拗调庀工欠安繦褓千斤犍亲本邛巨讼诉台城讨绝单甜菜甜梅停饮吞气望尘万类物格项脊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