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勉勖"。2.勉励。
亦作“ 勉勗 ”。勉励。《后汉书·马援传》:“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勗,法 太宗 之隆德,戒 成哀 之不终。”《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其与群卿大夫勉勗乃心,称朕意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愿夫在位君子,无以貌取人,勉勖谦损,以永天秩耳。” ********* 《上李鸿章书》:“此其人必能发愤为雄,卓异自立,无待乎勉勗也。”
“勉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iǎn xù,其核心含义为勉励、鼓励,常用于表达对他人努力奋斗的督促与支持。以下是详细解析: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证或具体用法,可参考、5、6的原始内容。
《勉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鼓励、勉励的含义。它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 "力"和"言"。它的总笔画数为17画。
《勉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如《论语·乡党篇》等。在古代,人们常常利用譬喻和劝勉的方式来激励和鼓舞他人,这个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在繁体字中,《勉勖》用的是「勉勖」的写法,没有什么变化。
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汉字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对于《勉勖》这个词,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其字形可能有所差异,但大致上是由"力"和"言"组成的。
1. 我希望你能够勇敢面对挑战,勉勖自己不断进步。
2. 老师用温暖的话语勉勖着学生们,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勉力、奋勉、勉励、勉为其难。
鼓励、激励、激发、鼓舞。
打击、泼冷水、打击积极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