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米曲的意思、米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米曲的解釋

(1).米與酒麯。《漢書·食貨志下》:“一釀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除米麴本賈,計其利而什分之。”

(2).米制的酒母。《釋名·釋飲食》:“酒,酉也,釀之米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四·麴》:“麵麴、米麴……主治:消食積、酒積、糯米積,研末酒服立愈。”

(3).鼠麴草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鼠麴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米曲是傳統釀造工藝中的重要原料,指以蒸熟的稻米為基質,經曲黴菌(主要為米曲黴)自然發酵制成的曲類制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微生物代謝分解米中澱粉與蛋白質,産生糖化酶和蛋白酶,為後續酒類、醬油等發酵食品提供必要的生物催化劑。

從工藝角度分析,米曲制作需經曆三個階段:首先将粳米或糯米蒸煮至糊化,隨後在竹匾中攤晾至適宜溫度;繼而接入曲種,在25-30℃環境下培養3-5日,待米粒表面密布白色菌絲即告成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的"作黃衣法",詳細描述了這種傳統制曲法的溫度控制與翻曲技巧。

在應用範疇上,米曲不僅是黃酒釀造的核心糖化劑,更是日本味噌、中國紅曲等特色發酵食品的基質。現代微生物學研究證實,米曲黴(Aspergillus oryzae)能分泌α-澱粉酶、葡糖澱粉酶等20餘種酶系,這種複合酶系統使得米曲比純種培養的曲種更具風味層次感。

網絡擴展解釋

“米曲”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一、傳統釀造原料

  1. 米與酒曲的混合物
    指用于釀酒的基本材料,即稻米與發酵用的酒曲結合。例如《漢書·食貨志》記載:“一釀用粗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說明古代釀酒工藝中米與曲的比例關系。

  2. 米制酒母
    通過蒸熟的米加入酵母(如安琪酵母)發酵制成,用于釀造酒類或調味品。制作方法包括蒸米、攤涼、加酵母發酵、曬幹等步驟,最終形成類似“酒曲藥”的成品。

  3. 發酵劑應用
    現代食品工業中,米曲黴(Aspergillus oryzae)常用于分解大豆蛋白,制作醬油、面醬等調味品。


二、植物别名

鼠曲草的别稱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鼠曲草》記載,米曲是鼠曲草的别名。該植物可入藥,具有消食、止咳等功效。


三、其他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米曲”作為成語,形容人“風度高雅、謙虛有禮”,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



“米曲”的核心含義與釀造相關,既可指原料組合(米+曲),也可指發酵産物或工具。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場景(如醬油制作)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書》《本草綱目》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艾衣安全檢查阿雅偉白越笓籬戰格兵符波斯胡赤闆叱嚷釣語遁入空門芳樂苑鋒車封守高班宮筵古鐵古諺紅布花圈岬嵑囏阨檢省交賒機辨濟颠君子儒科枝寇仇夔鳳紋淚痕離翍螺蛳旋驢年萬俟木漸喃喃低語破釜沈舟乾居前途未蔔清吉七損八傷仞積宂雜散遊韶華生拉活拽聖母神皇事後疏悻疏直隨俗沉浮歎美外快萬年吉地無嫌仙飛履縣考崄縱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