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本《庄子·在宥》:“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本指元气混沌状态。后亦以“暝涬”谓昏昧无知。《朱子语类》卷七二:“心无私主不是暝涬没理会,也只是公。”
关于“暝涬”的词义解释,综合不同来源的信息,该词存在两种不同含义:
一、日常语境含义
二、哲学典籍中的特殊含义
补充说明:
《暝涬》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指的是夜晚的微光。
《暝涬》的部首是水(氵)和昔(日),其中水部表示与水有关,昔部表示与时间有关。它由12画组成。
《暝涬》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它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是古代汉字的一部分。
《暝涬》的繁体字为「暝濬」。
在古时候,汉字《暝涬》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稍有不同。它的字形可能更加简化,整体形状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基本的意思和用法保持不变。
1. 夜晚的暝涬给大地带来一丝安宁。
2. 月下的湖水倒映着微弱的暝涬。
1. 暝色:指日落或天色变暗的色彩。
2. 涬水:指瀑布或河水等流水的声音。
1. 暮光:指夜晚开始接近黑夜的微弱光线。
2. 细微:指微小、细小的事物或现象。
1. 白昼:指阳光照射下的白天。
2. 明亮:指光线充足、明亮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