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刳割的意思、刳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刳割的解释

剖杀;切割。《北史·穆崇传》:“后 刘显 之逆, 平文皇帝 外孙 梁眷 知之,密遣 崇 告 道武 。 眷 谓 崇 曰:‘ 显 若知之,虽刀剑刳割勿泄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是日,腰斩 用之 ( 吕用之 ),怨家刳割立尽,并诛其族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刳割(kū g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语义的动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从字源学角度分析,“刳”字从刀、夸声,《说文解字》释为“判也”,本义指剖开、挖空;“割”则指用刀截断。二字组合后形成递进式动作概念,具体释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原始本义特指古代祭祀礼仪中的宰牲操作。《周礼·天官》记载“刳割性体”的仪式流程,指宰杀牲畜时需先剖开腹腔取出内脏,再按礼制要求分割肢体。这种宗教性用法在《礼记·祭义》中亦有印证。

二、医学史层面,《黄帝内经》记载战国时期已有“刳割痈疽”的外科疗法,特指用刀具切开脓肿病灶的医疗手段。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进一步规范了刳割术的操作规程,成为古代中医外科的重要技术。

三、哲学引申义见于《庄子·山木》“刳形去皮”的比喻,借解剖躯体的动作喻指去除外在表象以探究本质的认知方法。这种抽象化使用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得到继承发展。

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及中医典籍解读领域,日常口语已罕用。需注意与“解剖”“切除”等现代医学术语保持语义区分,后者强调系统性操作,而“刳割”更侧重剖挖的初始动作。

网络扩展解释

“刳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拼音:kū gē
注音:ㄎㄨ ㄍㄜ
核心含义:指剖杀、切割的动作,强调用刀具等工具将物体破开或分割。

二、文献例证

  1. 历史事件:

    • 《北史·穆崇传》记载,梁眷曾言:“显若知之,虽刀剑刳割勿泄也”,指即使遭受刀剑剖割的酷刑也不泄露秘密。
    • 《资治通鉴》描述唐末吕用之被腰斩后,“怨家刳割立尽”,体现极端报复行为。
  2. 字源解析:

    • “刳”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判也”(剖开),《论衡》等文献进一步印证其“剖挖”的动作。

三、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如古文研究)中,多描述暴力或刑罚场景,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四、关联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或汉语词源,可参考权威字典或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箱操作懊心霸臣暴慢背戾拨墨泊位常生产植诚当痴耍传车村夫俗子打火店紞然打野鸭子钓鼇客多麽额外之人愕窒芳音奉地羔丝膏饧贵爵赫剌剌横刀跃马怀璧建白醮会接遇进胙挤抑烂煮老斵勒帛俐亮灵燿旅居绿茸茸免册冥界拍密傍傍偏听慓劲潜地入宅三迁钐鐮少作适口诗涛丝纷栉比思悟遂过太大兄坍塌相护谢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