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肤及髓的意思、剥肤及髓的详细解释
剥肤及髓的解释
喻盘剥深重。《新唐书·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亙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民生困苦,谓私派倍於官征,杂项浮於正额;分外诛求,入名赔补;种种朘刻,剥肤及髓。”
词语分解
- 剥肤的解释 语本《易·剥》:“剥牀以肤,切近灾也。”谓灾祸已迫其身。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明史·董基传》:“设奸人窜其中,一旦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及备,此
- 髓的解释 髓 ǐ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髓。精髓(喻精华)。 像骨髓的东西:脊髓。脑髓。延髓(后脑的一部分)。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笔画数:; 部首: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剥肤及髓”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ō fū jí su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比喻盘剥极其深重,形容剥削或压迫的程度深入骨髓,极为残酷。
- 字面含义可拆解为:剥开皮肤直达骨髓,强调程度之深。
2.出处与背景
- 源自《新唐书·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此句反映了唐代社会贫富悬殊、统治者对底层百姓的残酷剥削。
3.用法与语境
- 词性:贬义成语,常用作谓语、定语。
- 适用场景:多用于批判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或社会不公的现象。例如:“苛捐杂税令民生困苦,剥肤及髓,百姓苦不堪言。”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剥床以肤(剥削直达肌肤,程度稍轻)。
- 反义词:轻徭薄赋(指减轻赋税和劳役)。
5.扩展信息
- 结构:补充式成语(后部分“及髓”补充说明“剥肤”的程度)。
- 例句参考:
“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种种朘刻,剥肤及髓。”(《天讨·豕韦之裔》)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或使用案例,可查阅《新唐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剥肤及髓的词是指彻底剥除外皮和内部骨髓,古代常用于描述剥离动物皮肤并取出最内部的骨髓以供食用。下面是对这个词的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词义:剥肤及髓的意思是将外皮和骨髓完全剥离或取出。
拆分部首和笔画:剥肤及髓这个词的部首是⺾(肉)和骨(骨),笔画数分别为5和7。
来源:剥肤及髓是一个成语,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在古代,常将动物完全剥去皮肤,并取出最内部的骨髓,以供食用。这个词也常用于形容做事彻底、不留余地的意思。
繁体写法:剝膚及髓。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的汉字写法常常有一些变体。关于剥肤及髓的古代写法,需要参考历史文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例句:他剥肤及髓地分析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困惑。
组词:剥皮、取髓、剖析
近义词:剥皮、剥除外皮
反义词:保留外皮、保留骨髓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阿耶娘稗士暴斧崩湍不敬彩蒨乘雷持满戒盈抽刀断水臭名远扬舛斡蹀跇夺锦佛出世附荐敷寻膏脣拭舌餻李歌凤公货狗矢关东糖裹尸马革海军呢恒山蛇坏事坚莹旧雨新知稽壅宽断灵兰轮理命书磨炼蹑悄悄朋比为奸扑地掀天牵从轻媚青亩襦袴桑弧矢志上务申菽双宿双飞殊类疏芜酸文素壳踏藕田埜填涌透碧霄偷寒送暖外在往辙象尺仙路息警傒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