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眇薄的意思、眇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眇薄的解释

谓姿质菲薄。古代帝王自谦之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朕以眇薄,君临万邦,夕惕乾乾,思遵古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眇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词源与用法

  1. 历史出处:
    该词可见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朕以眇薄,君临万邦,夕惕乾乾,思遵古烈。”此句是后赵君主石虎的自谦表述,意为“我以微薄的资质统治天下,时刻谨慎,希望效法古代贤君”。
  2. 使用背景:
    古代帝王或高位者常通过此类词汇降低自身姿态,体现儒家文化中“谦德”的伦理要求。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原文或古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眇薄

《眇薄》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目」和「蜀」。它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细微、不显著。

「目」是表示眼睛、看的意思,它是一个独立的部首,同时也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它的拆分结构是「日」和「目」,表示太阳照在眼睛上,引申为观察、看见的意思。

「蜀」是表示苍蝇、小虫的意思,是一个独立的部首。它的拆分结构是「虫」和「屮」,表示虫子在小草上爬行的形象。

《眇薄》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在这个故事里,公元前539年,鲁国侍者公之妻王氏因为父亲去世,所以戴孝。在王氏的眉上有只苍蝇,她非常小心翼翼地不敢抬眼扇去。这时,她的侍者公说她的动作很相似于《诗经·卫风·硕人》中的「眇眇黄鸟,守矢于巢」,用来形容她那微小、细微的动作。从此,「眇薄」成为了用来形容微小、不显著的事物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眇薄」的写法并没有区别于简体字。

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形式中,「眇」的写法是「目+苗+竹」,表示苍蝇在竹上飞舞的样子。而「薄」的写法是「艹+屮+互」,表示草丛中的东西。

以下是一些使用「眇薄」的例句:

1. 他那时的眇薄小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位重要的政治家。

2. 这只翅膀微小而眇薄的蝴蝶,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丽。

一些与「眇薄」相关的组词如下:

眇目、薄幸、微小

与「眇薄」近义的词语有:

微小、不显著、不起眼

与「眇薄」意义相反的词语有:

显著、重要、突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