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跛夫的意思、跛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跛夫的解释

(1).瘸腿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居编户之列,而望卿相之子孙,是以跛夫之欲及 楼季 也。”

(2).指 春秋 时 晋 大夫 郤克 。 克 足跛,故称。 克 出使之 齐 , 齐顷公 帷妇人使观之, 克 登阶,妇人笑之。 克 后败 齐 师于 鞌 。事见《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魏绛》:“ 晋 有跛夫,好兵而愎,以一笑故,几亡人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跛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瘸腿的人,即因身体缺陷导致行动不便者。例如《盐铁论·刺权》提到“跛夫之欲及楼季也”,以跛夫与善于跳跃的楼季对比,形容能力悬殊。

二、历史典故

特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郄克。郄克因足跛,出使齐国时被齐顷公故意让妇人窥视并嘲笑。后郄克率晋军大败齐师于鞌(今山东济南),成为历史典故。此事记载于《左传·宣公十七年》和《成公二年》。

引申用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引申为形容能力有限或行动受限的人,但此用法多基于比喻,并非原词核心含义。例如:“居高位者若如跛夫,则国事难兴。”

发音与出处

总结来看,“跛夫”既可直指生理缺陷者,亦承载特定历史事件的文化隐喻,需结合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跛夫是指行走时因腿脚有残疾而跛行的男性。它的拆分部首是"足"和"伐",其中"足"表示与腿、脚有关,而"伐"表示残缺不全。 跛夫的笔画数为7画。 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形容有跛行之残疾的人。在繁体字中,"跛"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差别。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在有一些变化,"跛"的古时候写法较为复杂。其古字写法为"躻",由"足"和"邑"组成。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是个跛夫,但他能坚持工作。 2. 我们应该尊重跛夫的人,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与帮助。 其他与"跛夫"相关的词汇包括: 1. 组词:跛行、跛足、跛脚 2. 近义词:残疾人、瘸子 3. 反义词:健全人、正常人、行动自如的人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