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摄的意思、兼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摄的解释

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礼记·丧服小记》“士不摄大夫” 唐 孔颖达 疏:“此谓士丧无主,不敢使大夫兼摄为主也。”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储宫之有左右春坊,犹朝廷之有翰林……其有迁转,则视其班级高下,或相出入,或相兼摄。”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此外各埠可相机设法,或以就近领事兼摄,或选殷商为绅董,畀以副领事之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兼摄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兼”与“摄”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一人同时代理或兼任两个或多个官职或职务。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为“同时涉及或具有两种以上事物”,如《说文解字》释“兼”为“并也”,引申为职务、职责的叠加。

  2. 本义为“代理、暂代”,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摄卿位”,指暂代卿职。后扩展为“兼任”“统领”之意,如“摄政王”。

合并释义:

“兼摄”强调以本职为基础,同时暂代其他职务,属古代职官制度中的常见现象,多因职位空缺或临时需求而产生。例如唐代官员可能以刺史身份“兼摄”都督之职(参见《汉语大词典》)。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1. 职官制度中的实践

    在历代官僚体系中,官员常因临时调任、原职缺员或特殊任务需跨职履职。如《宋史·职官志》载:“知州兼摄转运使,以督粮运。”

  2. 文献用例
    • 《资治通鉴·唐纪》:“以节度使兼摄观察使,掌军政民政。”
    • 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九:“知县兼摄县丞,权责益重。”

三、现代延伸与语义关联

现代汉语中,“兼摄”一词虽罕用,但其概念仍存于“兼任”“代管”等词中,常见于描述企业高管或项目负责人的跨职能管理行为。其核心逻辑始终围绕权责的临时扩展与整合。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分析,“兼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兼摄指在本职工作之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的行为。常见于古代官制中,例如官员因职位空缺或事务需要,临时承担额外职责。

二、词源分解

三、历史例证

  1. 唐代典籍:《礼记·丧服小记》注疏提到“士不摄大夫”,即士的丧礼不应由大夫代理主事。
  2. 明代官制:李东阳记载官员迁转时,不同品级职位可能互相“兼摄”,如春坊官员代行翰林职责。

四、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中,描述古代行政制度中的职务代理现象。

补充说明

“兼摄”与“兼职”的差异在于前者带有临时性、非正式性,后者则可能为长期或正式安排。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考据,可参考《古代职官辞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百端待举白亲徧周赑然长话短说车耳车口愁予茨门大寒索裘当制电头顶尖,顶尖儿斗宠多宝槅二话犯政悱恻缠緜风起云飞阜老干持干鉴贵素亥豕熯天炽地狠闇怀仁堂会正混融节理籍记脊鸰漈留进尺净口金虎台劲切撅坑堑距逆屦杖口腹鍊顶连冬离贰零铃幕燕鼎鱼巧伪趋利柔安省相食不充饥士死知己疏豁搜扬随例藤球通渊头阵王佐弦弧窸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