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博淹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上》:“《穆天子》虽非二书比,而其叙简而法,其謡雅而风,其事侈而核,视《山海经》之语怪,霄壤也。録之以资閎洽。” 清 姚鼐 《仪郑堂记》:“ 汉 儒家别派分,各为专门。及其末造, 郑君 康成 总集其全,综贯绳合,负閎洽之才,通羣经之滞义。”
“闳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óng qià,主要用于形容学识或见解的广博且融会贯通。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意为“广博淹贯”,其中“闳”指宏大、宽广,“洽”指融会、贯通,合起来强调知识或学问的深厚与全面性。
文献引用与用法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学者或著作的博学通达,如“学识闳洽”“文风闳洽”等,常见于古典文献及学术评价中。
总结来看,“闳洽”侧重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双重肯定,属于较为典雅的书面用语。
《闳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气氛宽松融洽,人际关系和谐。
《闳洽》的部首是门(mén)和氵,总计15个笔画。
《闳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左传·文公十四年》的记载,“民之与政,如水之趋下,犹豫之用。”意思为政治与民众的关系就像水流的趋势一样,政治需要以民众的意愿为转移方向。后来演变为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
《闳洽》的繁体字为「閎洽」。
古时候汉字写作「閎漦」,含义并无差别。
1. 会议现场气氛非常闳洽,大家积极讨论问题。
2. 兄弟之间的情谊十分闳洽,几十年来始终如一。
闳洽的相关词语:
1. 闳怀:形容胸怀广阔,心胸宽广。
2. 闳亮: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3. 闳达:形容胸怀坦荡,见识广博。
4. 闳言:形容言辞明晰,言之有理。
1. 和谐:指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和睦。
2. 和睦:指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1. 紧张:指人际关系紧绷或者紧张状态。
2. 敌对:指对立、敌对的关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