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名。即布谷。 唐 李白 《荆州乐》:“繅丝忆君头绪多,拨穀飞鸣奈妾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鳲鸠》﹝集解﹞引 陈藏器 曰:“布穀,鳲鳩也。 江 东呼为获穀,亦曰郭公。北人名拨穀。”参见“ 布穀 ”。
“拨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拨谷”是布谷鸟的古称或方言表达,常见于文学及历史文献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布谷”或“杜鹃”等名称。
拨谷(bō g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拨和谷。
拨谷的拆分部首如下:
拨:手部(扌),音符(束)。
谷:谷部(谷),音符(瞽)。
拨谷的笔画总数为10画。
拨谷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的卦名,卦辞中有“初九拨琼系,贞丈人吉无咎”之句,借用琼瑶拨动琴弦的意象,表示开始行动。
拨谷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撥穀」。
在古时候,拨谷的写法与今天略有不同。在汉代以前,拨谷的写法为「*拨谷*」,表示用手指头拨弄谷物,主要指稻谷。
以下是一些关于拨谷的例句:
1.他心情低落,需要一种能够拨谷他的音乐。
2.面对困境,我们必须拨谷自己的勇气去战胜它。
拨谷可以组成的词语有:
1.拨动(bō dòng):用手或其他工具轻轻地推动、晃动。
2.谷地(gǔ dì):地势低洼、周围多山的地区。
3.拨浪鼓(bō làng gǔ):一种手持的乐器,通过手指拨动鼓面而发出声音。
拨谷的近义词是:拨开(bō kāi)、推开(tuī kāi)。
拨谷的反义词是:依靠(yī kào)、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