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饱飏的意思、饱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饱飏的解释

谓欲望得到满足即扬长而去。语出《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颺去。”《晋书·慕容垂载记》:“且 垂 犹鹰也,飢则附人,饱便高颺……惟宜急其羈绊,不可任其所欲。”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由 宣镇 东北入犯……陷 昌平 ,薄都城,残掠畿辅,竟饱颺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迁延不击,纵其饱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饱飏”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饱”和“飏”两部分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释义,“饱”原指食足,引申为充分、充足;“飏”通“扬”,意为飞扬、飘散,亦可表显露、传播。两字组合后,“饱飏”在古典文献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物质层面的充盈飞扬

    指物体因充盈而飘散,例如《诗经》中描述谷物成熟后“禾实饱飏”,形容颗粒饱满的谷物在风中摇曳飞扬的景象。

  2. 抽象意义的充分展现

    引申为才华、声名等充分显露或广泛传播。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到“文章饱飏,气韵自成”,强调文章内涵充实且文采外显的创作境界。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研究古籍、诗词鉴赏等领域仍具学术价值。其结构体现了汉语“形义结合”的构词特点,且可通过《汉语大词典》(链接:www.hanyudacidian.cn)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链接:www.guhanyu.org)等权威辞书进一步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饱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ǎo yáng,原指鹰在吃饱后展翅高飞而去,后引申为比喻人在满足个人欲望或目的后离开,常含贬义,暗指忘恩负义或功利性行为。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语境与用法

  1. 经典出处:
    常见于古文或成语中,如“饥附饱飏”(饥饿时依附,饱食后飞离),强调趋利避害的人性特点。

  2. 现代应用:
    多用于批评现实中的功利行为,如职场中员工获得资源后跳槽,或人际关系中利用他人后疏远等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文化内涵

“饱飏”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忠诚”与“信义”的重视,强调人际交往中应避免唯利是图。其典故以“养鹰”为喻,生动揭示了利益与情义之间的冲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饥附饱飏”的延伸含义,可参考历史典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柏侯坌息辨日炎凉鄙靡波及裁缝长度崇简丑音牀寝川壑吹鼓手贷全彫缋底豫冻皴附议附舟公槂公用关门闭户规处横秽昏头晕脑甲冠天下胶轕鲸鲵京韵大鼓九域拒之门外魁伉两鼠鬭穴历法利物麓薮马枣蝱蚋命笔冥锭内家兵酿祸平均奖棋流轻颦穷巷陋室铨管容衣使臣尸昧炻器熟记松枝挂剑索知吐款枉尺直寻枉滞吴楚帆无治孝绢绡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