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弥罗的意思、弥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弥罗的解释

包罗;布满。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阐幽微二》:“诸有英雄之才,弥罗四海,诛暴整乱,拓平九州,建号帝王,臣妾四海。”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一:“珠霄境,却似化人宫。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一片寳光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弥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覆盖、包罗)

指普遍覆盖或无所不包。

二、道教文化中的专称(玉皇上帝)

在道教典籍中,"弥罗"特指玉皇大帝的尊号,常见于《弥罗宝诰》。

三、佛教术语(梵语音译)

佛教中"弥罗"为梵文音译词,与"弥勒"(Maitreya)相关,指未来佛弥勒菩萨。

四、现代引申义(宏大、庄严)

现代汉语中,"弥罗"常用于形容场景恢弘或氛围庄严,如"万象弥罗"(包罗万象)、"弥罗圣境"(神圣之境),多见于文学及宗教语境。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弥""罗"的单字释义及"弥罗"复合词条。
  2. 道教典籍《弥罗宝诰》(收录于《道藏·洞真部》),诠释玉皇大帝尊号。
  3.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弥勒"词条及梵汉译名对照。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对"弥""罗"的古文字考释。
  5. 现代语言学研究(如《汉语复合词结构词典》)对"弥罗"语义演变的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弥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包罗、布满”,常用于形容事物广泛覆盖或包容万象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构成

    • 弥(mí):有“满、遍”(如“弥天”)、“更加”(如“欲盖弥彰”)、“久远”(如“弥留”)等含义。
    • 罗(luó):本义为“罗列、分布”,引申为“包罗、涵盖”。
      组合后,“弥罗”强调空间或范围上的广泛覆盖。
  2. 应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或宗教语境,例如描述天地的广阔或自然万象的包容性。

二、古籍与文学引用

  1.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
    记载“弥罗四海,诛暴整乱”,指军事力量的广泛覆盖。
  2. 宋·范成大《白玉楼步虚词》
    词句“梵气弥罗融万象”描绘了道教梵气包容万物的意境。

三、延伸用法


四、相关词汇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诗句背景,可参考《真诰》或《范石湖集》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查鳖灵不渝宠昵噇吃传颂单危大刑泛梗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忿恚浮议割壤搆精寡辣鬼头蛤蟆眼含元殿怀忿惠黠茄克胶胶扰扰鸡唱季冬警逴几深九津靠天扣角歌来回林卡林泉约马厂庙田鸣金赋能言快说凝盼牛王遣狱之化弃甲曳兵清晤奇嶷气扑扑缺心少肺融贯奢豪舍车保帅笙庸社宗诗以言志说来道去所向无敌阘非头儿猥屑辒辌车纤缟鲜希萧晨戏笔携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