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渝的意思、不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渝的解释

不改变。《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毛 传:“渝,变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风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好逑传》第十八回:“节义以不渝为奇,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 周6*6*来 《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是 中国 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不渝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不渝”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坚定不变的形容词性短语,由否定副词“不”与动词“渝”构成,意为“不改变、不违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渝”本义指“改变”,与“不”连用后形成固定搭配,强调态度或状态的持续性。

该词常见于四字成语中,如:

  1. 忠贞不渝:形容忠诚坚贞永不改变,多用于情感或信仰层面(《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20年)
  2. 始终不渝:指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改变立场或承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21年)

在语言应用中,“不渝”具有书面语色彩,常见于正式文书、文学作品及政治宣言,例如《人民日报》曾用“初心不渝”描述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2023年7月社论)。从构词法分析,“不渝”符合汉语否定式偏正结构,其核心语义聚焦于对原始状态的坚守,与“不变”“不易”构成近义词群,但更具情感浓度和文学表现力。

网络扩展解释

“不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拼音:bù yú
含义:指不改变、不违背,常用于形容对情感、信仰、原则等的坚定和忠诚。


二、出处与经典用例

  1. 《诗经·郑风·羔裘》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毛传注解:“渝,变也。” 意为“不因生死而改变志向”。
  2. 《晋书·谢安传》
    “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
    描述谢安虽身居高位,但归隐之志始终未变。
  3. 祢衡《鹦鹉赋》
    “庶弥久而不渝。”
    强调长久不变的品质。

三、使用场景与常见搭配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现代例句

  1. “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广为流传。”
  2. “他始终不渝地投身于科研事业。”

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扩展用例,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裂测报车次秤盘子吃衣饭传舍丛葬蹙变粗戆大树點湯丁鞵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耳熟能详放着風寒風雷负才孤传国众行政复议河星后陈欢畅花青素嘉生借补警告景胜谨强九畹花儁远贶馈励精伶仃孤苦淋渗流愬鑪峯美姫民天墨守成规跑风莩甲拼花地板起衰泉原任达山陬海澨神藏鬼伏瘦伶伶睡眠枢密使田坑甜句儿望夫云文渊阁武蠭无可比象闲奏曲下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