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简的意思、密简的详细解释
密简的解释
仔细选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当朝圣人早照见欲化风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端人望,便在朝中那班真正有些经济学问的儒臣中密简了几员,要差往各省,责成整纲飭纪,易俗移风。”
词语分解
- 密的解释 密 ì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 不公开,不公开
- 简的解释 简 (簡) ǎ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简牍。简策。简册。 书信:简帖。简札。信简。书简。 不复杂: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 选择:简拔。简选。简任。 姓。 繁
专业解析
"密简"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密"和"简"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常用来形容事物兼具缜密周全与精炼扼要的双重特性。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语言学著作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密: 本义指事物之间空隙小、距离近,引申为细致、周密、严谨、不疏漏。例如《说文解字》释"密"为"山如堂者",段玉裁注引申为"精密"之意 。
- 简: 本义指书写用的竹片(竹简),引申为简单、简省、精炼、不繁杂。例如《说文解字》释"简"为"牒也",指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后引申出"简要"之义 。
- 密简: 将"密"与"简"结合,意指既周密详尽又简洁精炼。形容事物(如文章、计划、方法、思维等)在内容上考虑周全、无疏漏(密),同时在表达或形式上却能做到不冗长、不繁琐(简)。这是一种高度融合了深度与效率的理想状态。
-
词义侧重与应用:
- 强调内在的完备性与外在的简洁性统一: "密简"的核心在于看似矛盾的两个特质(周密与简洁)的和谐共存。它要求内在逻辑严谨、细节考虑周全(密),但外在呈现或执行过程却要避免冗余,直击要害(简)。王力在《古代汉语常识》中提到,优秀的文章应力求"文约而事丰",即篇幅简短(简)而内容充实(密),这与"密简"的内涵相通 。
- 常用于评价表达与思维: 该词常用于评价文字作品(如公文、论述、诗词)、设计方案、工作流程、思考方式等。例如:"这篇报告写得密简得当,要点突出,论证充分。" 或 "他的管理风格以密简著称,计划周详,执行高效。"
-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作为收录汉语词汇最全面的权威词典之一,其对"密"和"简"的释义是理解"密简"复合词的基础 。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虽未直接收录"密简"词条,但其对"密"(如"周密"、"严密")和"简"(如"简练"、"简洁")的释义,清晰展现了构成"密简"的两个核心语义要素 。
-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商务印书馆): 书中关于文章写作应追求"文约事丰"(言简意赅而内容丰富)的论述,是"密简"这一概念在文风上的具体体现和理论支撑 。
- 语言学理论(普遍认知): 在语言学中,"经济性原则"要求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最充分的意义,这与"简"对应;而表达的清晰准确、逻辑严密则与"密"的要求相符。"密简"可视为对这一原则的概括性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
“密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进行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密简”读作mì jiǎn,意为仔细选择。其中:
- 密:取“细致、周密”之意(如“严密”“细密”的引申义);
- 简:此处指“选择”,类似“简拔人才”中的用法。
二、用法与语境
- 文学色彩: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强调经过慎重、周密的筛选过程。例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中,描述皇帝“密简了几员儒臣”到各省整顿纲纪。
- 近义词:可与“精选”“甄选”互换,但更突出过程的严谨性。
三、注意事项
需与同音的“秘简”区分,后者指奥秘的典册(如隋代文献中提到的“崧山之秘简”),属于名词,与“密简”的动词属性不同。
四、总结
“密简”是古汉语中表“周密选择”的动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表达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徧祀别棹捕杀豺目从兄道书刁决防堵放权飞殃走祸攻取供役购物中心寡汉归明汉碑金刚神近务纠纆极位嫉心絶涧沮逆军角裤管蓝田种玉隶属六喻砾岩落草闾社邈处欿视靡及闹荒荒乾钧愆暘敲门甎碁会起銮亲逖起书雀鼠屈宋燃鼎染溪僧伽梨史科收摊硕果仅存素虮太和殿体骸题名乡会头像呜呼哀哉跣附下死手写定本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