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书的意思、道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书的解释

道家或佛家的典籍。《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三国志·魏志·张鲁传》:“祖父 陵 ,客 蜀 ,学道 鵠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宋 惠洪 《赠胡子显》诗:“想见丰登民讼少,长官行摺道书看。” 清 金镇 《临江仙·寄汪蛟门舍人》词:“手把道书慵自起,暗来小阁斜凭,画图心事忒分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书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多重文化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定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词义溯源 "道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本指记录道家思想的典籍。随着道教发展,词义逐渐专指道教经典文献。《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道教典籍的统称",并指出该词在唐宋时期已形成稳定用法。

二、内容分类

  1. 核心经典:以《道德经》《南华真经》为代表的哲学论著
  2. 科仪规范:包含《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等斋醮仪式典籍
  3. 修炼秘法:如《周易参同契》所述丹道修炼体系
  4. 神仙谱系:记录于《真灵位业图》等神祇体系文献

三、历史演变 据《道教文献学十讲》考证,道书编纂历经三次重要结集:

四、文化影响 道书不仅是宗教典籍,更深刻影响了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传统艺术(山水画"道法自然"理念)及民俗文化(《太上感应篇》的劝善思想)。北京大学《道藏提要》指出,现存道书约1500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道书”是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定义

“道书”指道家或佛家的典籍,尤其以道家文献为核心。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三国志》等历史文献,常用来描述宗教经典或修行相关的文本。


二、具体解析

  1. 内容范畴
    主要为道教思想经典,如《道德经》《庄子》等,部分文献也涉及佛教典籍。例如《三国志》记载张鲁祖父张陵“造作道书以惑百姓”,表明其宗教传播功能。

  2. 形成方式
    根据道教传统,道书分为两类:

    • 妙气成书:托言由天地元气自然形成;
    • 神仙授书:通过神仙下凡传授(如老子传道书于尹喜)。
  3. 文学与历史用例
    王维诗句“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展现了文人借道书修心的意境;宋代惠洪诗中“长官行摺道书看”则反映了官员对道书的研读。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西域传论》《三国志·张鲁传》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棹编遣表汗笔到不谊才哲察辞谗夫谄子粗野大关打衣粮垫沃发蒙峯岭功德无量鼓腹含和归事国制黑箱操作弘毅宽厚喤呷荒信壶公龙豁险艰难惊看精确度纪统九戒僦赁九译局方褴褛捞笼灵风溜腿流照聋哑症鸾驾麻黂卖私媚靥闷打颏牛领嗛然气苦起痿欺笑人文主义生童深秀宿墨铜签兔儿爷推说现丑仙构小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