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重;着重。《洪秀全演义》第二一回:“将来天下大势,必趋重海权。” 蔡元培 《三十五年中国之新文化》三:“其他各大学所研究的,大抵趋重于中外社会现状与其趋势。”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此后 北京 青年思想,渐渐的转移,趋重于哲学方面,人生观方面。”
“趋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ū zhòng,其核心含义为偏重、着重,强调对某一方面或领域的侧重与倾向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趋”指趋向、侧重于,“重”表示重视或偏重,组合后意为在整体中更关注或倾斜于某个特定方向。该词常用于描述社会、思想或学术领域的重心转移。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讨论,如分析政策导向(“经济政策趋重环保”)、学科发展(“研究趋重实证分析”)等场景,体现对重点领域的明确倾向。
可通过来源网页(如沪江在线词典)查看更多历史用例及扩展信息。
《趋重》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趋”和“重”。根据《康熙字典》,趋的拆分部首为足,重的拆分部首为重。其中,“足”表示脚的意思,“重”表示重量或重要的意思。
根据《康熙字典》统计,趋的总笔画数为7画,而重的总笔画数为9画。
《趋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重大问题面前的行动态度,表示为向重要的一方倾斜或倾向。
在繁体字中,趋重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趣重」。
根据历史文献,汉字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写法。在古时候,趋重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详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以下是几个使用《趋重》的例句:
1. 他对学业趋重于其他活动。
2. 在公司的发展计划中,趋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3. 这个政策在优先发展教育方面趋重。
与《趋重》相关的组词有:
1. 追求重要(zhui2 qiu2 zhong4 yao4)
2. 不重不轻(bu2 zhong4 bu2 qing1)
3. 重视(zhong4 shi4)
4. 轻视(qing1 shi4)
与《趋重》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偏重(pian1 zhong4)
2. 重点(zhong4 dian3)
3. 倾向于(qing1 xiang4 yu2)
与《趋重》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轻视(qing1 shi4)
2. 忽视(hu1 shi4)
3. 无所谓(wu2 suo3 wei4)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