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匕箸的意思、匕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匕箸的解释

亦作“ 匕筯 ”。1.食具,羹匙和筷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方食,失匕箸。” 唐 刘禹锡 《为杜相公谢就宅赐食状》:“举其匕筯,若负丘山。”《金史·僕散端传》:“ 楠 方食,掷匕筯于案。” 苏曼殊 《绛纱记》:“此人不胜匕箸,何能为盗?”

(2).指饮食。 宋 陆游 《晓出湖边摘野蔬》诗:“行迎风露衣巾爽,浄洗膻荤匕筯香。” 清 戴名世 《吴宏表稿序》:“顾有思得山海之珍、远方之奇异以为快,虽其未必皆可於口,而匕箸之所须,非是不饱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匕箸”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古代食具,包含“匕”(类似羹匙)和“箸”(筷子)两种工具。例如《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失匕箸”的情节,即形容因受惊而掉落餐具的慌乱状态。

  2. 引申含义
    可代指饮食或用餐过程,如宋代陆游诗中“浄洗膻荤匕筯香”,即以“匕箸”暗喻食物的香气。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形容动作迟缓
    作为成语使用时,可描述吃饭时细嚼慢咽、动作拖拉的状态(如提到“细嚼慢咽”的比喻义)。

  2. 文学与历史语境
    常见于古籍或诗词,如《金史》中“掷匕筯于案”体现情绪波动,或苏曼殊小说中“不胜匕箸”形容食量小。


三、相关文化背景


“匕箸”既指具体餐具,也可引申为饮食行为,并带有文学与礼仪内涵。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饮食文化或成语用法,可查阅《三国志》《论语》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匕箸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下面我会逐一回答你的问题,给出相关回答。 1. 匕箸的意思: 匕箸的意思是指使用筷子吃饭时,一只手中拿着箸子,另一只手中拿着汤匙的方式。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匕箸的拆分部首是刀部和竹部。 匕的笔画数为1,箸的笔画数为14。 3. 来源: 匕箸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就是将汤匙和筷子两个工具的名称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这个词语。 4. 繁体: 匕箸的繁体字并无特定的写法,仍然保留着原本的简体字形。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匕箸的写法没有太多变化,仍然是用相同的简化形式书写。 6. 例句: - 他喜欢用匕箸一边吃饭,一边喝汤。 - 这家餐厅提供了匕箸的用具供客人使用。 7. 组词: 匕箸是一个词组,较少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成新的词语。 8. 近义词: 暂时没有明确的近义词与匕箸对应。 9. 反义词: 吃饭时一手拿汤匙、一手拿筷子的方式可以被视为匕箸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