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碧幢的意思、碧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碧幢的解释

隋 唐 以来,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宋 王禹偁 《寄献润州赵舍人》诗:“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词:“好把文经武畧,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碧幢是汉语中的古雅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青绿色的帷幔或车帷

指古代用青绿色丝绸制成的帐幔、车盖或仪仗旗帜,多用于形容华贵的陈设或车驾装饰。该释义源于唐代诗词中的意象,如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中“碧幢油叶叶”描绘的青色车帷摇曳之态。此义项突显了“碧”指青绿色、“幢”指张挂的帷帐或旗帜的本义组合。

二、唐代节度使的仪仗(碧油幢的简称)

唐代节度使及三品以上官员的仪仗队中,常使用青绿色的旗帜或伞盖(称“碧油幢”),后简称为“碧幢”。如《新唐书·仪卫志》记载高级武将“班剑仪仗,碧油幢引”,象征威仪与权位。这一引申义体现了古代礼制中色彩与官职等级的关联。


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商务印书馆)
  3. 《新唐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碧幢”是古代官员仪仗中的一种装饰物,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隋唐以来高级官员在舟车(车驾或船只)上张挂的帷幔,表面用青油涂饰,呈现碧绿色。这一装饰象征官员的身份与地位。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 时期:主要流行于隋唐至宋代。
    • 材质:以“青油”涂饰帷幔,颜色青绿(“碧”即青绿色)。
    • 功能:既作为仪仗装饰,也用于遮阳避尘,常见于官员出行或镇守地方时的车船。
  3. 文学例证
    该词在古诗文中多次出现,例如:

    • 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令公》:“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 王禹偁《寄献润州赵舍人》:“出镇何妨拥碧幢。”
    • 张孝祥《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4. 读音与字形
    “幢”在此处读作zhuàng(非chuáng),指车船上的帷幔;而“碧”指青绿色,源自玉石或植物颜色。

“碧幢”是古代高官显贵的仪仗标志,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常见于唐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半斤八面八乡悖然鞭炮鼻鈎鬓花不戾彩头趁凉创收川沚寸效贷帖达节抵头風志浮彩服鸟贵慕豪盗家祠葭莩疆封监管寄巢极睇絜齐节忧捐助沮惮军钱敛含利械拢捻贸载片儿会撇放平宁钱串子青松落色日落西山睿好上本闪闪省额生落声明十二生肖寿屏説亲道热坛山刻特号屠酥万字头巾慰视先发详华香鸭小字信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