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 crescent moon]∶指新月,因为形状如眉
一钩眉月
(2) [lady's fine brows]∶指女子弯而细的眉毛
(1).如新月的眉毛。 唐 褚亮 《咏花烛》:“靨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
(2).指新月。 唐 白居易 《天津桥》诗:“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 窈娘 堤。” 夏衍 《走险记》二:“这一天正是旧历十二月初二,眉月升得很早。”
眉月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解析如下:
眉月指农历月初或月末时形状细长如眉的新月。该词由“眉”(喻指弯细状)与“月”组合而成,生动描绘月如蛾眉的形态特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95页;《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023页。
在天文学中,“眉月”特指蛾眉月,即月相的一种。其特点为:
来源:《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19年)。
古典文学常以“眉月”形容女子弯细秀美的眉毛。例如《全唐诗》中“眉月晚生神女浦”以月喻眉。
因其朦胧清冷之美,成为诗词中寄托相思、孤寂之情的意象,如李商隐“眉月添明镜,清风袭素衣”。
来源:《唐诗意象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中国古典文学意象辞典》。
在传统民俗中,眉月被视为吉兆:
来源:《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天文历法卷》。
“眉月”一词融合了自然观察、文学审美与文化象征,既精准描述月相特征,亦承载丰富的人文情感,是汉语中“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典型语例。
“眉月”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新月,特指农历月初或月末时出现的弯月,形状细长如眉。常见于农历初三、初四(上弦月)或廿七、廿八(下弦月)前后。
文学引用:
比喻女子弯而细长的眉毛,强调其秀美形态。
文学例证:
该词兼具自然意象与人文美感,常见于古典诗词,通过比喻手法将天文现象与女性特征巧妙关联,增强画面感。
北京地下铁道冰凝避正殿驳瑕不尴尬财帑粲花之论长线登高自卑抵牾董理斗色争妍读命方辕反左书发贮诽訿風潮赋禄伏首贴耳国货和光同尘河纪筋竹尽自课制潦岁蜡签儿瞭亮癃疾龙行虎步漏积驴皮影买闲末代孙谋虹奈心闹混纽约藕花平妥品俗遣狱之化弃故揽新齐言犬戎泉澌趋时奉势仁心生质深厉输失条具头汤面晚车威畏诬诉诬謡无意虾什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