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诽訿的意思、诽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诽訿的解释

见“ 诽訾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诽訿(fěi zǐ)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恶意诋毁、毁谤他人。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释义与词性


二、字形与构词分析

  1. “诽”(fěi):
    • 从言、非声,本义为“背地议论是非”,引申为“恶意指责”。
    • 《说文解字》:“诽,谤也。”
  2. “訿”(zǐ):
    • 同“訾”,从言、此声,意为“诋毁”“非议”。
    • 《广雅·释诂》:“訾,毁也。”
  3. 复合结构:

    “诽”与“訿”为近义联合,强调用言语恶意贬损他人。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引用

  1. 古代典籍:

    • 《墨子·修身》:“谮慝之言,无入之耳;诽訿之语,无出之口。”

      (不听谗言,不说毁谤之语)

    • 《汉书·灌夫传》:“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腹诽”即内心诽訿,后引申为“腹诽心谤”)

  2. 权威辞书:

    • 《汉语大词典》:

      “诽訿:毁谤,非议。”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1卷第2页。

    • 《古代汉语词典》:

      “诽訿:诋毁,诽谤。”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386页。


四、近义词辨析


五、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诽訿”已被“诽谤”“诋毁”等词取代,多见于研究古文献或特定语境。其核心语义仍保留于法律术语“诽谤罪”(《刑法》第246条)中,指故意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4. 《墨子》《汉书》经典注疏本

网络扩展解释

“诽訿”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来源中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角度信息的解释:

1.基本释义

2.词源与用法

3.与“诽谤”的差异

4.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咨询语言学专家,以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八卦薄情无义表帕冰碴儿彼人逼压常满杯朝衣乘隙而入蹴破大行星打手印钓滩递手货坊本焚香扫地共鸣器刮野鬼诡人酤榷画丘画意诗情晦淫毁胔艰深脚俏皮进呈仅此而已机能兢慎寄形橛守成规鞫理军尉遽然酷待捆缚痨怯令望六州痲疯猛急邈如旷世密欵勤辱綦卫驱掠去向三魏生稼誓清帅垣遂进桃李春风騊駼蜕故孳新衔棰乡宦泻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