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褒美的谥号。 汉 王充 《论衡·须颂》:“由斯以论 尧 , 尧 亦美諡也。”《汉书·叙传上》:“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諡,不亦忧虖?”《三国志·蜀志·陈祗传》:“夫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諡,諡曰 忠侯 。”
“美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ěi shì,指褒美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对逝者一生功过的评价性称号,而“美諡”特指其中带有褒扬、赞美性质的谥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根据《论衡·须颂》记载,汉王充提到“由斯以论尧,尧亦美諡也”,说明“美諡”是对人物德行或功绩的高度肯定。例如《三国志·蜀志·陈祗传》中“亡加美諡”的用法,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谥号的背景
谥号分为“美谥”(褒扬)、“恶谥”(贬斥)、“平谥”(同情)三类。例如“文”“武”“忠”等为美谥,“厉”“炀”等为恶谥,“怀”“哀”等为平谥。“美諡”即属第一类,常用于表彰帝王、重臣或贤士。
文献例证
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具体人物和时代背景理解其内涵。若需进一步探讨谥号制度或相关案例,可查阅《逸周书·谥法解》等典籍。
《美諡》是一个中文词汇,它指的是对人或者物事的美好称赞和赞美。这个词常常用来描述某人的品德、才华或者外貌等有关美的方面。
根据《康熙字典》,《美諡》的拆分部首是“言”,拆分出的部首是“言字旁”,它表示与语言或文字有关。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28。
《美諡》一词常被用在传统文化中,如古代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中。它也经常出现在传统节日的祝福语或者对名人的赞美中。在繁体中文中,美諡的写法为「美諡」。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美諡的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初期,它可能采用了不同的书法形式和字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可能会有所演变。
1. 他被赞美为美諡。 2. 这个城市以其美諡而闻名于世。 3. 她的歌喉被誉为美諡。 4. 这幅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諡。 5. 她的行为和态度都显示了她的美諡。
- 美好 - 赞美 - 美丽 - 褒奖 - 称赞
美称、美誉、称赞、颂扬、赞美、赞扬
丑恶、诋毁、批评、贬低、诅咒、讽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