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害的草,毒草。常以喻邪6*恶者。 唐 李商隐 《述德抒情》诗:“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 清 唐孙华 《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诗之四:“恶草只今仍塞路,芳兰自古忌当门。”
(2).粗劣的食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召同乡中士绅饮,序以齿列,不论官,座中常有进士以齿加於京堂上者,具尝恶草,而情固款洽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恶草汉语 快速查询。
“恶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有害的草或毒草
本义指对植物或环境有害的杂草,常被用来比喻邪恶的势力或人物。例如唐代李商隐《述德抒情》中“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以“恶草”暗喻当权的小人。
粗劣的食物
在明代文献中,“恶草”也指代低劣的饮食。如刘元卿《贤奕编·怀古》记载宴席中“具尝恶草”,形容食物简陋却情谊深厚。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辞海》或古典诗词集。
恶草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入侵农田、果园或其他园地的杂草。当这些杂草生长茂盛时,会对种植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被称为恶草。
恶草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恶(qī)和草(cǎo)。其中,恶草的恶部首有7笔,草部首有12笔。
恶草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词典中。恶草的繁体字是「惡草」,在使用繁体字的地区,常用这个字形来表示恶草。
在古代,恶草的汉字写法有些不同于现代。当时,恶草通常用「惡草」来表示,其字形与现代的「恶草」相似,只是在具体的笔画和结构上有所不同。
1. 农民们努力清除恶草,以保护庄稼的生长。
2. 这片果园里长满了各种恶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恶草的相关词汇组合还包括:恶劣、恶臭、恶行、草地、除草等。
恶草的近义词包括:杂草、野草、麻烦草。反义词则为:良草、有用植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