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害的草,毒草。常以喻邪6*恶者。 唐 李商隐 《述德抒情》诗:“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 清 唐孙华 《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诗之四:“恶草只今仍塞路,芳兰自古忌当门。”
(2).粗劣的食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召同乡中士绅饮,序以齿列,不论官,座中常有进士以齿加於京堂上者,具尝恶草,而情固款洽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恶草汉语 快速查询。
恶草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对农作物、生态环境或人体有害的杂草。这类植物通常具有繁殖力强、难以根除的特性,会争夺养分、阻碍作物生长,或带有毒性。
出处示例:
《诗经·小雅·大田》中“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的“莠”即指恶草(稂莠),与良禾相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亦强调耕田时需“务净恶草”,以保农事顺利。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借恶草的滋生蔓延隐喻社会中的邪恶势力、腐败现象或有害思想。
出处示例:
唐代韩愈《进学解》以“芟夷蕴崇之”喻铲除奸佞;宋代陆游《悯俗》诗“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以恶草喻朝中权奸。现代汉语中亦延续此喻,如“肃清思想领域的恶草”。
权威参考来源:
“恶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有害的草或毒草
本义指对植物或环境有害的杂草,常被用来比喻邪恶的势力或人物。例如唐代李商隐《述德抒情》中“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以“恶草”暗喻当权的小人。
粗劣的食物
在明代文献中,“恶草”也指代低劣的饮食。如刘元卿《贤奕编·怀古》记载宴席中“具尝恶草”,形容食物简陋却情谊深厚。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辞海》或古典诗词集。
柏篁班送八瀛北走测天産床长久日超然物外丑地大辨倒气雕敝东风菜都夷香断弃阏蓬发恨方操改途感刺葛洪隔栏钩曲后人枷号健步涧道煎汤洗臀屐齿之折饥枵剂型军舰栏槛两分法猎渔灵照林将里使离乡别土鹿藿鹿卢格弥尾青毗戏铺地钱戕虐千岩万壑顷年稽首遒壮日朝融晴生死缘氏号税籍桃核杯同指微隐咸卤纤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