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茅社的意思、茅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茅社的解释

亦作“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 宋 苏轼 《皇叔皇兄追封制》:“没享茆社,所以宠绥其子孙。”参见“ 茅土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茅社”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分封诸侯的仪式象征(主流解释)

根据等权威词典记载,“茅社”指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五色土筑坛祭祀社神(土地神),并按诸侯封地所在的方位,取相应颜色的土块,用白茅包裹赐予诸侯。诸侯将此土带回封地建立社坛,象征受封的合法性。这一仪式出自《尚书·禹贡》,并延伸为分封制度的代称。
例如《晋书》中“徒分茅社,实传虚爵”即用此典,暗含对虚封爵位的讽刺。

2.学术交流场所(少数说法)

提到“茅社”指学者在茅草屋中研讨学问的场所,象征学术团体。但此说法未见于其他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对“茅屋”与“社”(团体)的引申联想,需谨慎考据。

补充知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茅社的意思

茅社是指古代村落中用茅草搭建的祭祀祖先或进行集会活动的场所,也可以泛指乡村中的社会组织。

拆分部首和笔画

茅社的部首为艹(草)和社(礻),总共有8画。

来源

茅社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会在村落中建立茅草屋顶的社会集会场所来祭祀祖先,进而发展为乡村组织的名称。

繁体

茅社的繁体字为茅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茅社的写法为“茆社”,由于字形演变,目前已不常见。

例句

在古代,茅社是乡村人民一起祭拜祖先的场所。

组词

茅社的组词有茅草、茅屋、村社等。

近义词

茅社的近义词有土坛、土坊、祠堂等。

反义词

茅社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立词,但可以用城市、都市等表示对乡村茅社的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阿井馣馤百迭瘢夷唪经敕葬蹴履大清早抵押端僚发喉急分损浮翳唂咕诡恶好吹牛划然回顾火繖较固椒屋基础教育卡房旷大狂迷宽令罍觚谅实领属力子鹿冠漫天蔽野没做奈何处缅想摸瞎鱼陪妾千日酿乔声颡气卿曹侵官穹岭仍就绒綉鋭身山渌绳举蛇豕折杨柳世产食甘寝安殊常疏网松醪讨源铁锁银鈎体质兔褐脱袜伪情无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