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吻唇的意思、吻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吻唇的解释

犹口舌。借指物议。 宋 朱熹 《与杨教授书》:“又况孤危之踪,无故常招吻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分析,“吻唇”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标准词条,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及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解析:

一、核心释义

“吻唇”可理解为与接吻动作直接相关的嘴唇部位,或特指接吻时双方嘴唇接触的状态。该词属于动态描述性复合词,强调嘴唇在亲密行为中的功能属性。

二、语素解析

  1. 吻(《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1379)
    • 本义:动物的口、嘴(如“接吻”的引申基础)。
    • 引申义: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即“亲吻”。
  2. 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207)
    • 本义:人或某些动物口周的肌肉组织,具发声、进食功能。
    • 引申义:借指言语(如“唇枪舌剑”)或边缘部位(如“瓶唇”)。

      二者组合后,“唇”作为主体部位,“吻”限定其行为场景,整体指向亲吻行为中的嘴唇。

三、使用场景与语义延伸

在文学、影视等非正式语境中,“吻唇”可能隐含以下衍生含义:

四、权威性说明

需明确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收录,属语境化表达。其理解应依托语素本义及社会约定俗成用法,避免与医学解剖术语(如“唇部黏膜”)混淆。


参考资料(基于实体辞书,不提供链接):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2.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网络扩展解释

“吻唇”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作为成语的释义(现代常用)

  1. 基本含义
    由“吻”和“唇”组成,字面指用嘴唇接触,通常形容两人亲密接触或交流,尤其指亲吻。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夫妻、情侣等亲密关系中的互动,如亲吻或情感表达。
  3. 延伸象征
    在情感层面,吻唇象征爱情、亲密关系的建立,甚至承载情绪传递的功能。

二、作为词语的古义(较少见)

  1. 字面解释
    “吻”指嘴唇或口部,“唇”即嘴唇,组合后原指“口舌”。
  2. 引申含义
    可代指“物议”(他人的议论),如宋代朱熹《与杨教授书》中“无故常招吻唇”即表达因言行招致非议。

三、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对吻唇的解读存在差异: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朱熹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傍览藨蓘冰销雾散部院賝宝冲衞惷戆春影词说大笔如椽大泽调符恫喝洞下多宝塔碑风窗抚字改易割舍得钩罣顾姑轨文过为翰林院和钟换羽移宫化元挥扰荤膻火架椒寝鸡蛋清洁整极塞厥症诳诞睽间括刷澜澜燎草儿马鬃雨面命耆昧穷幽极微羣羣帬腰删订诗余水利化驷之过蠙堂头恬澹提拔屯云文檄文字狱武城禽显戾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