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满番汗的意思、满番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满番汗的解释

即古 沛水 。距 鸭绿江 入海不远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为 燕 亡人 卫满 所攻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后子孙稍骄虐, 燕 乃遣将 秦开 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餘里,至 满番汗 为界, 朝鲜 遂弱。” 卢弼 集解引 赵一清 曰:“两《汉志》俱作 番汗 。”按,《汉书·地理志下》“ 番汗 ”原注:“ 沛水 出塞外,西南入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满番汗”是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名称,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中“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嘑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北至满番汗为界”的记载。该词由三部分组成:

  1. “满”:此处作形容词,表示疆域范围完整、边界尽头的含义,《说文解字》释为“盈溢也”,引申为极限端点;
  2. “番”:通“鄱”,《汉书·地理志》乐浪郡下注“番汗县”时,颜师古注“番音普安反”,指古代辽东地区的水泽地名;
  3. “汗”:古通“瀚”,《史记·匈奴列传》集解引《括地志》称“瀚海者,北海也”,在此指代北方辽阔地域。

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考证,满番汗位于今朝鲜平安北道博川郡境内的清川江(古称浿水)与大宁江交汇处,战国至汉代为燕国辽东郡与朝鲜的边界要塞。东汉班固《汉书·朝鲜传》载卫满朝鲜“都王险,至满番汗为界”,印证其作为中原王朝东北边疆的军事重镇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满番汗”是一个古代地理名称,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释义
    “满番汗”指古沛水,位于鸭绿江入海口附近。这一名称在《三国志·魏志·东夷传》的裴松之注引《魏略》中首次出现,记载燕国将领秦开攻占朝鲜西部土地后,以“满番汗”为边界,标志朝鲜势力衰弱。

  2. 历史背景
    该地名涉及战国时期燕国与古朝鲜的疆域划分。燕国扩张至辽东地区后,将“满番汗”设为两国分界线,其地理位置对研究古代东北亚地缘政治有重要价值。

  3. 名称演变
    部分文献(如两《汉志》)中简化为“番汗”,可能因书写习惯或历史变迁导致名称简化。

  4. 现代考证
    学者多认为“满番汗”对应今朝鲜半岛西北部的沛水(具体位置尚有争议),靠近鸭绿江下游,但需结合考古发现进一步确认。

该词属历史地理专名,主要用于描述战国至汉初燕、朝鲜边界,需结合古籍与考古成果理解其具体范围。

别人正在浏览...

百页窗板舆板职备极蔽贤逋人常满尊炒炒闹闹螭坳赤支毸瘳差慈萱撢稽蹈舞滇海东海逝波恩分芳茝发哕風風韻韻凤鸣纲领高压釜锅子后婚夹绕荆桃九节杖九五亢辞旷卤宽简蜡版落气猛可里密讳迷漫拏空牛蘈排尾盘肴奇才青鬼秦镜商业资本省府剩有堂邑屯仓托法往生顽冒婉切僞书韦舃详贯仙闪鲜整箫局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