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卷的末尾。 唐 白居易 有《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 叶德辉 《书林清话·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 姚覲元 刻 宋 岳珂 《棠湖诗稿》附 钱仪吉 跋云:‘卷末称 临安府 棚北大街 陈氏 印行者,即书坊 陈起 解元也。’”
“卷末”是汉语词汇,指书卷的末尾部分,常见于古籍或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书籍、文献的末尾位置,通常用于标注作者题跋、出版信息或注释内容。例如唐代白居易在整理诗集后,曾作《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诗,直接点明题写位置。
文献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古籍版本研究中,“卷末”常记录刻印者信息,如南宋临安府陈氏刻书时,会在卷末标注“临安府棚北大街陈氏印行”,成为考证版本的重要依据。
扩展含义
部分古籍中,“卷末”可能独立成卷,包含附录或补充内容。例如清代戴天章的《瘟疫明辨》四卷本,另附《卷末》一卷,专门收录相关补充论述。
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多用于学术著作或影印古籍的说明性文字中,例如:“详见卷末注释”“参考卷末附录数据”等表述。
提示:该词属书面语,日常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更多古籍术语解析,可参考汉典、知网等权威来源。
《卷末》是指书籍或文件中的末尾部分。通常用来放置一些附录、参考资料或者总结性的内容。卷末的内容往往与正文有关,可以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书籍或文件。
《卷末》的拆分部首是卩和一,它的总笔画数是4画。
《卷末》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由“卷”和“末”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文书或书籍常常是卷装的,卷末就是指卷子的末尾部分。
在繁体字中,卷末的写法是「卷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卷末有着不同的变体。一个常见的写法是「捲末」,其中的“捲”字在古代是指纸卷的盘卷形状,而“末”则表示末尾。
1. 这本书的卷末附有一份详细的参考书目。
2. 阅读完成后,请务必仔细阅读卷末的附录。
组词:卷帙千篇、卷首、卷凡、卷轴。
近义词:卷末和尾声、终章、小尾巴。
反义词:卷末和卷首。
豹韬卫弁论避禅逼射长辔远御串换大伯子导路等礼相亢刁掯定单風虹覆背高瓦割恩断义关与鬼戎锢路和姑讙咲豁达嘉福骄很谨敏救焚投薪厥角雷訇良细獠子溜工利灾乐祸鹿驯豕暴马勺子昧密木老鵶囊囊咄咄内寺牌寳蒲篮扑杀此獠迁拔跷身青祥曲瞒桑蝎石枕帅由説和殊越襚衣俗论停息驼鸟唾辱往任窝里斗无缝钢管湘平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