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意思、溶解度的详细解释
溶解度的解释
[solubility]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种物质在一百克水或其他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大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词语分解
- 溶的解释 溶 ó 〔溶溶〕a.形容宽广;b.形容水流动;c.形容月色荡漾。 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溶化。溶解。溶液。溶剂。溶洞。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物质在特定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溶解度表示溶质与溶剂形成均一溶液的最大能力,通常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如克/100克水)或物质的量浓度(如mol/L)等单位表示。
- 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即100克水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
2.影响因素
- 温度: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变化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反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气体溶解度通常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压力:
对固体和液体影响微小,但气体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亨利定律)。例如,碳酸饮料中CO₂在高压下溶解,开瓶后压力降低,气体逸出。
3.溶解平衡与过饱和
- 当溶质溶解速率等于析出速率时,溶液达到动态平衡,称为饱和溶液。
- 过饱和溶液(溶质含量超过溶解度)可通过加热后缓慢冷却制得,但状态不稳定,轻微扰动会析出晶体。
4.应用实例
- 工业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提纯物质,如海水晒盐。
- 日常生活:热水冲泡的糖水冷却后可能析出晶体,说明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5.与溶解速度的区别
- 溶解度是平衡状态的最大值,而溶解速度描述达到平衡的快慢,受颗粒大小、搅拌等因素影响。例如,糖块溶解慢,但最终溶解度与糖粉相同。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或实验方法,可参考化学手册或溶解度曲线图。
网络扩展解释二
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溶解的最大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溶解度的拆分部首是水,笔画数为13。
来源和繁体
溶解度一词源于中文,无对应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对于溶解度的描述使用了不同的汉字组合,如“溶解”、“容纳”等。
例句
1. 在20摄氏度下,盐的溶解度约为356克/升。
2. 溶解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温度或增加溶质的搅拌速度来实现。
组词
溶解、溶液、饱和溶解度、相溶性
近义词
溶解能力、溶度
反义词
沉淀度、析出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