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之戒的意思、履霜之戒的详细解释
履霜之戒的解释
谓灾祸将临当知所以戒慎。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翚帅师》:“ 胡 传谓: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庾园》:“臣縑有穷,虽殊坠天之忧,敢忘履霜之戒?”参见“ 履霜坚冰 ”。
词语分解
- 履霜的解释 .踩踏霜地。《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晋 潘岳 《******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
- 戒的解释 戒 è 防备: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烟。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斋戒。 准备:戒途。戒装。 古同“界”,界限。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履霜之戒”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1. 发音与结构
- 拼音:lǚ shuāng zhī jiè
- 字面含义:字面指“脚踩霜雪时的警惕”,由“履霜”(踩霜)和“戒”(警惕)组成,强调从细微迹象中预见潜在危机。
2. 出处与典故
- 来源:《周易·坤卦》中的“履霜坚冰至”,意为“脚踩薄霜时,便知寒冬坚冰将至”。
- 延伸背景:古人通过自然现象比喻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醒人们防微杜渐。
3. 核心含义
- 比喻义:看到细微的征兆,就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提高警惕,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 应用场景:多用于警示他人或自省,如防范风险、预判危机等(例:治国者当有履霜之戒,见微知著)。
4. 用法与感情色彩
- 语法功能:通常作宾语,如“敢忘履霜之戒?”(清·厉鹗《东城杂记》)。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侧重理性警示而非单纯贬责。
5. 相关成语
- 近义: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见微知著
- 反义:临渴掘井、亡羊补牢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引用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周易》原文或清代典籍中的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履霜之戒的意思
《履霜之戒》是一个成语,表示一个人行走在霜地上,却没有霜迹留下的意思。借指行走轻盈、步履矫健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履霜之戒》这个成语由4个汉字组成。其中,“履”字的部首是“尸”,笔画数为7;“霜”字的部首是“雨”,笔画数为16;“之”字的部首是“一”,笔画数为4;“戒”字的部首也是“戈”,笔画数为6。
来源和繁体写法
《履霜之戒》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后人根据该段文字创造了这个成语。
《履霜之戒》的繁体写法为「履霜之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写《履霜之戒》时,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简化字有所区别,具体为:
「履」的古代写法为「北尸大」。
「霜」的古代写法为「霝」。
「之」的古代写法为「埀」。
「戒」的古代写法为「㚇」。
例句
1. 他的舞姿犹如履霜之戒,轻盈而不留痕。
2. 她的步伐矫健有力,完美地诠释了履霜之戒。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履行、心灵手巧、轻盈、矫健。
近义词:轻灵、轻盈。
反义词:蹒跚、磕磕绊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