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霜之戒的意思、履霜之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霜之戒的解釋

謂災禍将臨當知所以戒慎。 清 何琇 《樵香小記·翚帥師》:“ 胡 傳謂:亂臣既得兵權,遂肇弑逆,聖人用示履霜之戒。” 清 厲鹗 《東城雜記·庾園》:“臣縑有窮,雖殊墜天之憂,敢忘履霜之戒?”參見“ 履霜堅冰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霜之戒"是源自《周易》的典故成語,本義指腳踩薄霜而預知寒冬将至,比喻見微知著、防患未然的警示意識。該成語由三個語素構成:"履"即踐踏行走,《說文解字》釋其本義為"足所依也";"霜"作為自然現象,既是秋季寒氣的凝結物,又是冬季來臨的前兆;"戒"在甲骨文中作雙手持戈警戒狀,引申為防備警惕之意。

其核心典故出自《周易·坤卦》初六爻辭:"履霜,堅冰至",漢代經學家鄭玄注曰:"始於履霜,至于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皆消息自然之象"(《周易鄭注》)。宋代朱熹在《周易本義》中進一步闡釋:"履霜則知堅冰之将漸,戒之在早也",強調通過細微迹象預見事物發展趨勢的智慧。

此成語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勸谏君王,《後漢書·周纡傳》記載:"夫履霜有戒,陛下宜深思靜慮",唐代李賢注引《易》經此句說明防微杜漸的重要性。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亦用此典:"觀民風者,當于履霜之始而預為之所",突顯其作為治國理政的警示作用。

在當代語境中,"履霜之戒"常用于強調風險預警機制,如《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指出其現代引申義為"根據細微迹象預測并防範可能發生的禍患",既適用于個人修身養性,也可引申至社會治理、商業決策等領域,體現中華文化居安思危的哲學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履霜之戒”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1. 發音與結構


2. 出處與典故


3. 核心含義


4. 用法與感情色彩


5. 相關成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周易》原文或清代典籍中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哀酸搬舌頭爆流泉滗析伯牙弦逋诳慘惕測地線陳宮鏡赤閑白閑尺诏當真假禱頌打算盤調通疊聯頂拜東嶽大帝兜攏遁陰匿景奪人二杆憤郁福物鋼絲床幹象辇光緻緻蝦蟆護賀樓花綠頭交戟結聯節神計台酒逋抗稅珂聲連粘鹩哥淋鈴疠人鸾阙靡止難于上青天撇虛确然不羣曲知仁董上江說嘴打嘴疏滞肅晏堂頭和尚疼惜外難文宿五餌霧屯閑澹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