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山名。在今 湖南 道县 。 宋 辛弃疾 《最高楼·送丁怀中教授入广》词:“ 苍梧 云外 湘妃 泪, 鼻亭山 下鷓鴣吟。” 邓广铭 笺注:“ 鼻亭山 , 湖南 道州 内之 有庳墟 ,相传 舜 封其弟 象 於此。其地有山,原名 鼻墟山 ,《括地志》作 鼻亭山 。”
鼻亭山是位于中国湖南省道县(古称道州)的一座古山名,其解释可综合以下要点:
地理位置
鼻亭山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境内,古属苍梧郡范围。据《括地志》记载,其原名“鼻墟山”,后改称鼻亭山。
历史典故
相传舜帝曾封其弟象于此地,称“有庳墟”(或作“有鼻墟”)。这一典故在宋代辛弃疾《最高楼·送丁怀中教授入广》中提及:“鼻亭山下鹧鸪吟”,邓广铭笺注进一步佐证了这一传说。
名称演变
山名最初为“鼻墟山”,唐代地理文献《括地志》将其记为“鼻亭山”,此后逐渐成为通用名称。唐代诗人戴叔伦在《下鼻亭泷行八十里》中亦以“鼻山”代指此山。
文学与地理意义
鼻亭山因舜帝传说和诗词引用而兼具历史与文学价值,成为古代文人描绘湘南风物的意象之一,如辛弃疾词中将其与苍梧、湘妃泪等典故并列。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词原文或地理考据细节,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括地志》等文献,或查阅湖南道县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