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命珪 ”。天子赐给王公大臣的玉圭。《周礼·考工记·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唐 韩愈 《桃林夜贺晋公》诗:“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范去非诸作》:“ 贾师宪 自 江 上入相, 去非 作贺啟,有曰:‘命珪相印,瞻骑火之西来;羽扇纶巾,赋 大江 之东去。’”
“命圭”是古代中国礼仪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命圭(或作“命珪”)是天子赐予王公大臣的玉制礼器,象征身份与权力。其名称中的“命”指天子册命,“圭”为长条形玉器,上尖下方,常用于祭祀、朝聘等仪式。
根据《周礼·考工记·玉人》记载,命圭的尺寸和名称因爵位不同而异:
命圭不仅是身份凭证,还用于以下场景:
需注意,“命圭”与占卜工具“命圭”易混淆。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命运”相关成语,实为误解,正确含义应回归古代礼制范畴。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爵位对应的礼器差异,可参考《周礼》原文或汉代注疏文献。
命圭(mìng guī)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查验牲畜命运的一种祭器。它也可以引申为命运或命理的意思。
命圭的部首是「土」(tǔ),它的笔画数目是9画。
命圭在古代是一种祭祀用具,用来鉴定牲畜命运。圭旁边有一个土字旁,表示与土地相关。而「命」表示生命。所以命圭可以理解为通过祭祀仪式来预测牲畜的生命命运。
在繁体字中,命圭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代,命圭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可以写作「命玨」,其中「玨」是一种玉石的小饰物,表示作为祭器的圭是由玉石制成的。
1. 在古代,祭祀仪式中常常使用命圭来查验牲畜的命运。
2. 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焦虑不安,于是求助于命理师来预测。
命运、命理、命宫、命题。
命理、命运
机遇、机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