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慄慄,用 周文 小心。”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君子居之兮实获我心,正俟命兮履薄临深。”参见参见“履冰”、“履薄”。
“履薄临深”是一个汉语成语,现从以下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一、来源与结构
出处
源自《诗经·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句通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两种意象,表达对危险的警惕。后世将两个比喻合并为成语“履薄临深”。
字面解释
二、深层含义与用法
核心意义
比喻身处危险或复杂的境地时,必须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强调对潜在风险的敏锐感知和谨言慎行的处世哲学。
发音与语法
近义词与语境
三、文化延伸
该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常见于劝诫性语境。例如唐代张蕴古在《大宝箴》中引用:“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强调统治者需以谨慎之心治理国家。
四、造句示例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诗经》原文及历代注释文献。
《履薄临深》是一个成语,表示一个人行事谨慎小心,在面临困难或危险时能够保持警觉并妥善处理问题。
《履薄临深》的拆分部首是皮、艸、淵,分别有2、6、11画。
《履薄临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红楼梦》。书中的“履短薄之地,存天理而念人情”的意思就是在暗示这个成语。
繁体字为《履薄臨深》。
古时汉字写作《履薄臨深》,有时会将“临”写作“臨”,它们具有相同的意义。
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履薄临深,稳妥解决问题。
履行、薄利、临时、深思
谨慎小心、留心周到
鲁莽大意、轻率冒进
白棘榜枻崩迫阐幽抉微崇祀愁神牀公垂翅春牛图邸钞冬至风土性植物分解反应坟园缚送诟戏钩援归隐果丞海南岛汉高护城壕会衔奬勤罚懒贱骨肉交舛寂历亢暴枯池嘳息列公六出花鸾扇门钉靺鞨牧室闹热缥被穷寇琼宇秋景天荃蹄柔日三江并流少学世嫡诗虎视撝十六开耍趣碎石夙业擡盘停浸讬幽卫生纸现代化先考小襟习辞